首页> 中文学位 >Maastricht-Hannover列线图诊断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无力的应用研究
【6h】

Maastricht-Hannover列线图诊断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无力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及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的收集

2.实验方法及器械

3.患者筛选标准及分组

4.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尿流动力学测量参数

2.BCI和Wmax随梗阻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3.只有M-H列线图可诊断梗阻程度为Ⅴ-Ⅵ中的DU

4.以M-H列线图诊断的梗阻Ⅲ级以上的DU患者的Pdet@Qmax高于40cmH2O

5.M-H列线图诊断为DU的多数患者,在Sohaofer列线图内其逼尿肌收缩力属于正常或强的级别

6.M-H列线圈诊断为叫与非DU的患者术后一年自由尿流率比较

讨论

总结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ity, DU)或称逼尿肌无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是今年的一个研究热点。ICS对DU的定义是:因逼尿肌收缩力量减弱或收缩持续时间缩短造成膀胱排空时间延长或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彻底排空膀胱。尿流动力学是诊断DU的金标准,但一直以来DU缺乏统一的尿流动力学诊断标准。文献一般将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低于100,或最大瓦特指数(Wmax)低于7w/m2作为诊断DU的标准,但最近德国一个研究小组发现:BCI及Wmax随BPH梗阻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因而,以单一的阈值诊断DU是不合适的,基于这一发现,他们根据梗阻指数(BOOI)=Pdet@Qmax-2Qmax和WFmax建立了Maastricht-Hannover列线图(M-H),他们声称该列线图可以用于诊断不同梗阻程度病人的DU,是一种新的更全面合理的DU诊断标准,但这一列线图并没有得到其他研究小组的验证和认同。
  [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前列腺增生(BPH)病人的尿动资料,比较这一新的列线图与通常使用的Schaefer列线图及Pdet@Qmax小于40cmH2O的诊断标准诊断DU的差异,从而评价M-H列线图诊断DU的合理性。
  [实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尿动学检查,具有下尿路症状(LUTS)161例BPH病人的尿动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6±3岁(50岁-79岁)。BPH的诊断依据术前B超、PSA水平及肛诊并经过术中证实,同时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癌、尿道狭窄及急性泌尿系感染者。测定最大自由尿流率(Qmax)、插管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压力-流率测定排尿期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及最大尿流率(Qmax)。梗阻程度根据Schaefer列线图分为0-Ⅵ共7级。计算逼尿肌收缩指数(detrusor contraction coefficient,DECO), DECO=Pdet@Qmax+5Qmax/100,膀胱收缩指数(Bladdercontractility index,BCI),BCI=Pdet@Qmax+5Qmax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ladder obstruction index,BOOI),BOOI=Pdet·Qmax-2Qmax,最大瓦特指数(Wmax)由仪器自动给出。分别以M-H列线图、Scheafer列线图及Pdet@Qmax小于40cmH2O三个标准诊断DU的存在;计算三个标准的符合率;分析M-H列线图诊断的DU病人的逼尿肌收缩功能。
  [实验结果]:1.膀胱收缩指数BCI和最大瓦特指数Wmax随着梗阻程度的增加而增大,BCI从0级的63.5±10.3升高到Ⅵ级的171.9±13.1; Wmax从0级的6.1±1.5升高至Ⅵ级的24.6±4.7。2.当梗阻程度在Schaefer0-Ⅱ时,三种DU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符合率(60-100%),当梗阻程度在SchaeferⅢ-Ⅵ时,只有M-H列线图能诊断出DU,三个标准的符合率为0%。3.在被M-H诊断为DU的49例Ⅲ-Ⅵ梗阻患者中,所有患者的Pdet@Qmax均大于40 cmH2O,59%(29/49)的患者逼尿肌收缩力在Schaefer列线图中处于正常和较强范围,59%(29/49)的患者Wmax大于10 W/m2,57%(28/49)的患者BCI大于100。
  [实验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BCI和Wmax随着梗阻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以M-H列线图作为梗阻程度为Ⅲ-Ⅵ级DU患者的诊断标准是不合理的,将出现假阳性。BCI、Wmax、等容逼尿肌压力和Schaefer列线图仍然是临床实用的DU诊断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