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膀胱小细胞癌外科诊疗的研究
【6h】

膀胱小细胞癌外科诊疗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1.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肿瘤的特征

3.治疗方式

4.预后

第三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膀胱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小细胞癌常见于肺部,大概占肺部原发肿瘤的20%,除去肺其还可见于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内,膀胱内少见。膀胱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theurinarybladder,SCCB)由Cramer于1981年首次报道,目前较为被接受观点认为膀胱小细胞癌是起源于膀胱上皮内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的一种表现为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可与膀胱内的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在同一肿瘤组织内共存。SCCB极为罕见,近年来偶有报道,有国外学者统计其占膀胱恶性肿瘤不足1%,但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有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虽然原发于膀胱的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理类型,但SCCB相比于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分化程度更差,侵袭性更高,预后也较差,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治疗的方案。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我院从1997年3月份到2016年5月份诊断为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的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肿瘤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膀胱小细胞癌病例,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肿瘤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研究数据以Excel2013进行统计,并通过SPSS19.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SCCB的患者的生存时间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膀胱小细胞癌的生存时间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等因素采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test),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3例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由58到84岁不等,总体的平均发病年龄在71±10.116岁,男性患者和女性的患者比例为11∶2,有明确吸烟史占46.15%,且全部为男性患者。在所有病人中,92.31%的病例首发症状为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6.79%的病例以排尿困难、下腹疼痛为就诊症状。1例患者为病理分期为T1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其余12例的患者的病理结果属于肌层浸润性肿瘤(T2期38.46%,T3期38.46%,T4期15.38%),其中有淋巴转移4例,按照加入预后因素的肿瘤解剖学分期,Ⅰ期1例,1期5例,Ⅲ期3例,Ⅳ4期4例。关于膀胱小细胞癌的发生位置,肿瘤仅累及右侧壁、左侧壁、后壁、前壁分别为3例、2例、3例和2例,左右侧壁均受侵犯的1例,表现为巨大肿瘤侵犯左侧壁和三角区1例,侵犯右侧壁及三角区1例。13例病例中仅有2例累及输尿管。本研究中所有病例的肿瘤肉眼观形态均为拥有较宽瘤基的菜花样肿物。8例表现为肿物周围有明显卫星灶。6例为混合癌(组织成分中含有尿路上皮源性的肿瘤和神经内分泌源性的恶性肿瘤),46.15%;单纯小细胞癌7例,53.85%。11例病例病理留有免疫组化,11例Syn阳性,100%;6例CgA阳性,54.55%;8例CD56阳性,72.73%;6例CK阳性,54.55%。在全部患者中,获得随访的共有12例病例(共13例病例,早期失访1例),总体的1年存活率为66.67%,3年存活率33.33%,5年存活33.33%。
  除去1例患者发现远处转移仅行PE化疗,未行手术治疗者(Ⅳ期患者,总生存期3个月),和1例确诊后放弃治疗者(Ⅲ期患者,总生存期10个月),及1例仅行手术治疗,术后未行PE方案的辅助治疗(选择的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羟基喜树碱,Ⅳ期患者,总生存期7个月),其余9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的PE方案辅助化疗。手术+化疗者综合干预者9例,依据统计学结果,1年的生存率88.89%,3年的生存率44.44%,5年的生存率44.44%。Ⅱ期患者治疗方案为手术加全身PE化疗者(选择的手术样式包括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腔内微创治疗包括TURBT、PVBT),1年的生存率100%,3年的生存率66.67%,5年的生存率66.67%,Ⅲ期患者为手术加全身PE化疗者(选择的手术样式包括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腔内微创治疗包括TURBT、PVBT)1年的生存率100%,3年的生存率0,Ⅳ期患者(选择的手术样式包括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腔内微创治疗包括TURBT、PVBT)1年的生存率为50%。在所有行手术加全身PE化疗的患者中,行腔内微创治疗者(手术样式包括经TURBT和PVBT)1年的生存率为80%,3年的生存率为40%,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者1年的生存率为100%,3年的生存率为50%。
  结论:
  肿瘤组织成分包含尿路上皮源性和神经内分泌源性的混合型SCCB相比于单纯型SCCB,两者在预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467。对于膀胱小细胞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腔内微创治疗(TURBT和PVBT)这两种保留膀胱的姑息性手术方式在患者总生存期上没有显著差异,P=0.833。对于局限无进展期患者,特别是肿瘤分期≤Ⅱ期(肿瘤病例分期≤pT2期,且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保留膀胱的手术联合全身PE化疗,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作为高龄、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及保留膀胱意愿强烈的患者的治疗选择,但需要注意随访。肿瘤分期Ⅲ期及以上者,术前估计能行外科切除肿瘤者建议行根治性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