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法儒递嬗与战国秦汉社会结构变迁
【6h】

法儒递嬗与战国秦汉社会结构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法家与战国平民社会的出现

一、礼与法

二、平民社会的形成

三、荀子“隆礼重法”辨

第二章 秦汉法家政治的兴衰

一、秦亡于法

二、汉初黄老道

三、文景之治与法家政治

第三章 法家与西汉中期政治形势

一、尊儒与抑儒

二、外儒内法

三、“霸王道杂之”刍议

第四章 儒学与西汉后期世家大族的形成

一、新莽时期的世家大族

二、西汉“迁豪富”

三、世家大族的形成与平民社会的终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探讨先秦秦汉时期法家学派的产生、存在与消亡问题。法家学派的产生与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加强有密切联系。礼崩乐坏意味着贵族制的衰落,而法的兴起则与平民社会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秦、西汉中前期皆为法家政治。法家流派的消亡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范围主要是西汉中期,即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其思想背景是,秦汉大一统王朝出现后,单单任何一种思想都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融合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法家学派是其牺牲品之一。独尊儒术后,法家作为一个思想学派已无立足之地。但在现实政治中他们仍有势力,盐铁会议上桑弘羊虽有符合实际的主张,但名义上仍受到打压,盐铁会议可以算是法家学派的最后一次发声,宣帝提出“霸王道杂之”,表明“霸道”的存在仍有正当性,且宣帝由于其个人经历及性格,重用文吏,但儒家势力已成燎原之势。自元帝始,儒家获得了全面的胜利,法家学派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法家学派的存在与平民社会相始终。法家衰亡,儒学复兴,不仅仅只是一个学术思想层面的问题,这种思想流派的兴潜其实是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自战国开始,直到西汉中期,中国实为一崇尚功利而务实的平民社会。自武帝开始,儒学成为官学后,诸子学衰亡,禄利之路使然也。西汉后期,读经成为风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累世读经就可以累世做官,做官逐渐变得有世袭性,社会变得有世袭的等级性,从根本上说,儒学塑造了世家大族,儒家与世家大族的这种密切的联系在西汉后期已见端倪,一入东汉更是大白于天下。东汉,世家大族支配了社会,平民社会结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