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韩康伯《易注》理路研究
【6h】

韩康伯《易注》理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儒道会通”下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章 以“道"为根的“乾施坤承”的易学生成论

第一节 “寂然无体,不系一方”是为“道”

第二节 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视域下的“阴阳”与“道”

第三节 “乾施坤承”与万物生成

第四节 “八卦备天下之理”下的由“卦”返“道”

第三章 “义理制象数’’视野下的“义理”与“象数”之通融

第一节 “功用之母,象数所由立”的“道”生“象数”说

第二节 “蓍圆卦方”下的“极数通德”说

第三节 “象数立卦”下的解卦理路

第四节 “极数遗数,忘象制象”下的“义理制象数”说

第四章 “体道以为用”下的“各安其分”

第一节 “莫不由乎道”下的“道”与“一”

第二节 “君臣之辨”下的“执一御众”

第五章 韩康伯《易注》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不堪,朝代的频繁更替带来的是人民无尽的苦难以及思想火花的迸发。当此乱世,一批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开启了思想界的变革,意图匡扶社会乱象及已凋敝不堪的民生,于是乎“玄学”应运而生。
  于《周易》方面,王弼摒弃汉代以来繁琐复杂的“象数易学”代之以“义理”解易而成“义理易学”并成为当时的主流学派。韩康伯接续并发展了王弼的“义理易学”,使之与“象数易学”一起成为易学的两大流派。本文将韩康伯《易注》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易学思想。
  一、韩康伯所处的时代背景。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极度动荡的时期,政局不稳必定影响经济发展,军阀割据使得原有的政府经济转变为由士大夫控制的庄园经济,由是,士大夫渴望稳定的情绪推动了“玄学”的产生。魏晋玄学在玄学家们主持儒家与道家、名教与自然等问题的讨论中得以发展,韩康伯即是在儒道会通之大背景下完成其《易注》的。
  二、以“道”为根的“乾施坤承”的易学生成论。韩康伯认为“道”是无处不在,无处不通的,是最高的本体且万物由之以化。关于“道”对万物的化生,韩康伯认为“道”不能直接化生万物,必须要借助“媒介”完成,此即“阴阳”。“阴阳”作为“道”在形下世界的最高代理又是借由“乾”、“坤”而发生作用。纯阳的“乾”和纯阴的“坤”继而生成八卦和六十四卦。韩康伯认为八卦包含万事万物之理,因循八卦与六十四卦就可以了解天下之理从而体认最高的“道”。
  三、“义理制象数”视野下的“义理”和“象数”的融通。韩康伯认为“卦”中有“象”和“数”且“象”、“数”的存在对了解卦义有很大的作用。“象数”由“道”而生,而“蓍”作为“卦”与“象数”的媒介,通过“数”来演卦进而通过此卦之中的“象”和“数”沟通“道”。韩康伯认为“象”分“卦象”和“爻象”,因此在解卦时要“唯变所适”,然识“卦”中之“象”与“数”并非其目的,把握“象”与“数”背后之“道”才是其解卦的根本。
  四、“体道以为用”下的“识几安分”。韩康伯易学生成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体“道”,而体“道”之目的则是为了应用于社会。韩康伯认为“道”无形无象且无处不通,作为“无”的“道”在现实生活中即体现为“一”,由此君王可“执一”而治天下。作为臣民,应当“反求诸己”、修身养德,顺应自身的性情,由此则君贤民安,天下太平。韩康伯的理想社会是在“道”的指引下君主和臣民明了自身在天地和人事之中的位置和作用,尔后各安其分的和谐社会,由此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最后,本文对韩康伯《易注》的历史地位、价值以及其影响作出了中肯之评价。

著录项

  • 作者

    张兵;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尚信;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诸子前哲学;
  • 关键词

    韩康伯; 《易注》; 易学思想;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1:5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