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莱芜艺文志
【6h】

莱芜艺文志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莱芜的历史与文化

(二)关于崇祯十六年“癸未之难”

(三)乡土文化

1、方言

2、礼俗

3、文化遗产

(三)古迹与名胜

2、莱芜八景

3、山水

(四)科举学校

(五)文化人物及文化家族

(六)莱芜的地方官吏

二、莱芜艺文志

编纂缘起、方法及凡例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三、莱芜碑刻记

唐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莱芜地处鲁中,历史上为齐、鲁两国的交界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莱芜名人辈出,着述颇多,但散佚严重。历史上的文化繁荣,如今只能从地方志中窥见一二。最早的《莱芜县志》创修於宋代钟离修,已经亡佚。现存最早的县志是明嘉靖《莱芜县志》,在《文章志》中保留了一些碑文,并未记载着述,甚至连明以前的人物传记都很稀少。民国时期修的《莱芜县志》和《续修莱芜县志》将《艺文志》和《金石志》单列出来。《续修莱芜县志》较为完备,共有着述68种。碑刻则在历代县志中着录各有差异。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查阅《山东通志》、《济南府志》、《泰安府志》及其他资料,为莱芜撰写地方文献目录,并将历代碑刻作系统地梳理。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莱芜的历史与文化。主要介绍莱芜的历史沿革、乡土文化,古迹名胜、科举学校、历史文化人物以及编纂的起源与凡例。乡土文化主要包括莱芜的方言、礼俗和文化遗产。古迹与名胜则侧重於历史址迹和山水。历史文化人物分为忠臣名宦、文化家族和藏书家三类。第二部分为《莱芜艺文志》。因明以前的着述已芜从考证,共收录莱芜人从明代到民国时期的着述共129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着录,四部之下不再细分小类。书名之下辑录着者传记和着述序跋。第三部分为莱芜的碑刻,共收录唐代至民国的碑刻121种,按年代顺序排列。附录部分为所辑《亓诗教诗文集》。亓诗教为明代莱芜文化史上第一人,但其着作已经亡佚,仅有少数散篇行世,故辑录於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