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合理性及完善措施
【6h】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合理性及完善措施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回顾

2.2 相关文献综述

2.3 评述

第3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环境的合理性

3.1 必要性

3.2 可行性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保险制度现行模式的事实特征

4.1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过程

4.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

4.3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细则

4.4 存款保险制度条例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5.1 配套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5.2 逆向选择风险增加

5.3 道德风险增加

5.4 监管职责不明确

5.5 风险监查不准确

5.6 银行高管缺乏积极性

第6章 美国、日本存款保险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6.1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6.2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

6.3 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

第7章 完善我国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7.1 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

7.2 提升社会民众的风险意识

7.3 确定公平准确的保险费率

7.4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共享机制

7.5 掌握“早期纠正”的风险信号

7.6 制定恰当的银行高管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银行业在当代金融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银行业同样也具有高风险聚集的特点,所以很多国家为防范风险,都设立了保障安全性的网络,在此安全网络中,存款保险制度必不可少。数十年来,国内一直采用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在银行业出现破产危机时,由政府负担清算及赔偿。在新的环境下该制度已不再适应中国的国情,原因之一就是目前逐步开放的银行业使得银行业竞争日趋剧烈,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有一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被整合或者退出市场,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存款保险制度来规避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抑制银行间风险传染性,以防出现挤兑现象,切实维护储户利益、维持金融稳定。2015年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步入实施阶段,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历程中的一大举措。
  本文在回顾和总结与存款保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剖析当前阶段在国内推行该制度的必要及可行性,发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并且经济结构日趋优化,银行资产总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监管环境正在不断改进,法律体系也较为完备,因此总体上而言,当前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合时宜。但是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比如我国的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竞争力有待提高,监管体系有交叉重叠也有空白,并且与破产银行有序退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亟需完善等。
  基于对其他国家存保制度设立背景和设计内容,以及对我国自身制度环境的充分剖析,本文从中国存保制度的设计作了解读,包括对中国存保制度设立过程、目标、《存款保险条例》重要细则,以及条例细则与存保制度目标一致性。并基于以上基础上指出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实施《存款保险条例》面临的困难。
  然后借鉴了存款保险制度在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产生的背景和制度设计内容,并指出了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一方面确定存保制度执行单位的职责为事前监管事后赔偿;另一方面要重视巩固存款保险制度法律基础,使存款保险制度能与法律很好衔接等。根据其他国家经验,对我国当前困难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