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合手术在颈动脉血运重建治疗中的应用
【6h】

复合手术在颈动脉血运重建治疗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手术方法

结果

1 开通血管情况

2 手术并发症统计

3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讨论

1 颈动脉重度狭窄与颈动脉闭塞

2 颈动脉斑块的影像学检查

3 颈动脉狭窄的分型

4 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外科干预

5 复合手术的概况

6 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疾病的技术要点

7 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疾病的并发症分析

8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颈动脉血运重建是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解除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改善脑供血,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段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在美国脑卒中总患病率在2.6%左右,其发病机制在于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该疾病常见原因为颅外颈动脉狭窄,尤其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最为常见。根据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颈动脉闭塞,对于颈动脉闭塞性病变,单纯的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治疗支架置入术难以实现闭塞血管的开通。对于颈内动脉斑块合并颈动脉多发狭窄的串联病变,单一手术技术操作都有难点。复合手术技术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技术难点。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技术在治疗颈动脉闭塞及复杂颈动脉狭窄等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总结临床经验及摸索出一套合理的脑血管复合手术操作流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间经复合手术平台治疗颈动脉多节段性狭窄及颈动脉闭塞开通的患者资料,总结病变特点及手术操作要点,分析闭塞患者开通失败原因,规范手术流程,统计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7例患者经复合手术技术行颈动脉血运重建,其中4例为颈动脉狭窄串联病变患者,经复合手术先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再经刀口穿刺行狭窄段支架成形术,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改善或未进一步进展。33例颈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脑血管造影、高分辨磁共振等影像学结果分为4型,总结各型开通运用到的复合手术技术及开通率、开通效果,6例患者开通失败,其中Ⅱ型1例,Ⅲa型5例。所有病例术后发生皮肤感染、二期缝合者1例,发生术中栓子脱落者1例,发生心功能损害者2例。实现血管再通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未再发作。所有患者术后1周~1月复查CTA,明确术侧颈内动脉血流情况。
  结论:
  1.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复合手术综合运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及神经导航技术治疗复杂神经外科疾病,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方面扩宽了手术适应症,手术安全性更高,具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
  2.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手术开通的指征,根据脑血管造影、高分辨磁共振、脑灌注扫描综合评估患者情况,为手术提供指导。
  3.对于颈动脉闭塞、远端存在返流血,且返流血至颈动脉岩骨段者,可尝试复合手术行颈动脉闭塞的开通,开通机率大。
  4.颈动脉狭窄合串联病变患者,单纯开放手术或血管内操作风险大,可运用复合手术平台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穿刺血管内治疗颈动脉多发狭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