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敌草快染毒大鼠肾脏及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6h】

急性敌草快染毒大鼠肾脏及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敌草快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测定实验

1.敌草快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测定

1.1主要试剂及药物

1.2实验动物

1.3动物模型制备

1.4实验结果

2.不同浓度敌草快大鼠经口染毒组织病理学观察

2.1实验动物及处理

2.2实验试剂与耗材

2.3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第二部分敌草快急性经口染毒大鼠肾脏及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敌草快毒理学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敌草快(1,1'-亚乙基-2,2'-联吡啶二溴盐)是一种作用迅速的非选择接触除草剂和植物脱水剂,与广泛应用的百草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同属联吡啶类除草剂,1957年由英国首次在世界上开发应用,因其成本低、起效快、污染少,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利用。近年来随着百草枯水剂在国内市场的禁售,敌草快在国内除草剂市场销售量随之剧增,敌草快中毒的病例报告亦明显增多。敌草快中毒多见丁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目前国内尚缺乏其发病率的统计数据。尽管敌草快相较百草枯毒性弱,但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研究发现,敌草快对肾脏、肺脏、心脏等均可产生损害,尤其早期便可引起急性严重肾衰竭,严重中毒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敌草快中毒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探索清楚,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因此,加强敌草快急性中毒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1.计算敌草快对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不同浓度敌草快毒染大鼠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变化;2.通过急性染毒大鼠模型中敌草快在血液、组织中浓度分布特点及肾、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探讨敌草快染毒大鼠组织毒物含量与脏器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半数致死量测定实验,新鲜配制敌草快溶液,取敌草快纯品1000mg,注射用水溶解稀释至总量20ml,配成50mg·ml-1溶液。将99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1部分、实验2部分及空白对照组部分。实验1部分共36只大鼠,随机分为4个染毒组:100mg·kg-1组、200mg·kg-1组、300mg·kg-1组和400mg·kg-1组,分别给予100mg·kg-1、200mg·kg-1、300mg·kg-1和400mg·kg-1敌草快溶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3ml灌胃。记录大鼠灌胃后死亡和中毒症状,测得最大耐受量和绝对致死量。实验2部分共54只大鼠,随机分为6个染毒组:200mg·kg-1组、220mg·kg-1组、240mg·kg-1组、260mg·kg-1组、280mg·kg-1组、300mg·kg-1组,实验开始一次性分别给予200mg·kg-1、220mg·kg-1、240mg·kg-1、260mg·kg-1、280mg·kg-1和300mg·kg-1敌草快溶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3ml灌胃。观察大鼠在敌草快不同给药浓度的存活情况,并应用Excel软件处理寇氏法计算公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空白对照组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等量注射用水灌胃。所有动物于实验结束后均留取部分肺、肾、心、肝、脑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光镜观察。 2.急性毒性实验,将140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根据1/2半数致死量浓度选定染毒组灌胃浓度,对照组给予等量注射用水,通过液质联用方法测定大鼠染毒后0.5h、1h、2h、4h、8h、16h、24h敌草快在血浆及肾、肺组织中浓度变化,同时测定对照组和染毒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早期肾损伤生物学标记物Kim-1、TGFβ1表达水平,并对肺、肾组织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 1.敌草快对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280.5837mg·kg-1,敌草快染毒大鼠各脏器损伤病理变化不同,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脏器损伤明显。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纤维条索形成很少;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肝脏中央静脉扩张,肝细胞肿胀,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肿胀;脑细胞水肿,部分小血管充血。死亡大鼠,肺泡腔内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肺泡结构破坏,纤维条索形成少;肾脏肾小管、肾小球充血水肿,部分肾小球结构破坏;心肌纤维结构紊乱。 2.染毒后大鼠血敌草快浓度在0.5h、1h、2h升高明显(P<0.01),血药浓度为(40.14±6.86)、(79.91±26.71)、(113.20±26.72)ng/ml。血敌草快浓度在2h达峰值,随后下降,4h浓度下降明显,8h、16h敌草快浓度略有升高推测与敌草快肠肝循环有关。染毒后大鼠肾敌草快浓度在1h、2h、4h升高明显(P<0.01),组织浓度为(1575.70±86.68)、(2940.38±151.49)、(1775.69±49.73)ng/g。肾敌草快浓度在2h达峰值,随后下降,4h浓度仍较高提示与敌草快通过肾脏排泄有关,随后逐渐降低。染毒后大鼠肺敌草快浓度在1h、2h、4h升高明显(P<0.01),组织浓度为(1.97±0.61)、(4.11±0.96)、(2.35±0.58)ng/g。肺组织中敌草快浓度在2h达峰值,随后下降,至24h肺敌草快浓度已逐步降低。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升高不明显(P>0.05)。随时间推移,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及kim-1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但染毒后4h组显示损伤较前略减轻,推测与机体急性代偿有关。大鼠血清Kim-1在0.5h开始升高,至4h升高明显,是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有效预测因子。TGFβ1显示早期在肾组织中表达明显,肺组织表达不明显。电镜观察,肾脏受损程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加重会出现空泡化,个别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消失,溶酶体也增多;肺组织损伤较轻微,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器出现了不同程度受损。 结论: 1.敌草快对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280.5837mg·kg-1; 2.敌草快染毒大鼠可导致多个脏器受损,剂量越大,脏器损伤越严重; 3.急性动物模型观察到血、组织敌草快浓度早期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 4.急性敌草快染毒大鼠肾功能损害及病理改变仍持续,肺组织有轻度损伤伴炎性细胞浸润,早期无明显纤维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