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南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6h】

济南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1前言

1.1国内外烟草流行现状

1.2青少年吸烟现状

1.3烟草对青少年的危害

2对象与方法

2.1吸烟定义

2.2研究对象

2.3调查方法

2.4质量控制

2.5统计分析

2.6技术路线

3结果与分析

3.1在校大学生吸烟总体情况

3.2不同层次高校吸烟比较

3.3在校大学生香烟的来源

3.4在校大学生的每日吸烟量

3.5在校大学主要吸烟场所统计

3.6在校大学主要吸烟时刻

3.7在校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相关情况

3.8在校大学生吸烟诱因分布

3.9在校大学生吸烟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10在校大学生戒烟情况

3.11大学生对待别人递烟的态度

3.12吸烟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讨论

4.1济南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

4.2济南在校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4.3济南在校大学生吸烟诱因的调查分析

4.4济南在校大学生吸烟影响因素分析

4.5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吸烟及接触二手烟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吸烟导致的疾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众多遭受烟草之害的国家中,中国受害尤为严重,中国肺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的快速增长与吸烟率有一定关系,很多疾病与吸烟相关:一、呼吸系统疾病:香烟中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能直接损伤气道细胞皮,并对肺泡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发生,肺癌与吸烟有关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二、心脑血管疾病:吸烟可增加心脏和大脑的需氧量,并且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会损伤血管内壁,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导致脑梗塞、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吸烟促使血液流速减慢加快血液凝结导致血管压力与心脏负荷的增加、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有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每天吸食超过5支烟,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是非吸烟者十倍以上。吸烟亦会引肺部支气管内积聚之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之空气正常呼出,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就是吸烟。青少年哮喘也和吸烟有关。 当前青少年吸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吸烟行为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渐进过程,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吸烟习惯的养成与生活中的众多因素有关,本次调查主要研究济南市不同大学生群体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济南市不同层次大学生群体中吸烟的流行现状、特点。分析济南市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高校控烟策略,从而为制定控烟预防政策和措施,减少吸烟人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济南市高校。抽取12所学校,其中一本院校三所,每所院校各随机抽取大一年级不同专业的2个班,一本院校总计为182人;二本院校3所,每所院校各随机抽取大一年级不同专业的3个班,二本院校总计为182人;三本院校3所,每所院校各随机抽取大一年级不同专业的3个班,三本院校总计为198人;专科院校3所,每所院校各随机抽取大一年级不同专业的1个班,专科院校总计为182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了济南市不同大学生群体吸烟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在713名学生中,174名学生吸烟,吸烟率为24.40%,其中男生吸烟率为75.86%,女生吸烟率24.14%,男女生吸烟率有显著差异。在专科学校调查170名大学生,吸烟人数为54人,占总人数33.1%,其中男性吸烟率为75.93%,女性吸烟率24.07%,由多因素分析结果可见专科学生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压力;在三本院校中调查190名学生,吸烟人数为51人,占总人数的26.84%,其中男性吸烟率76.47%,女性吸烟率23.53%,由多因素分析结果可见三本学生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任课老师中有人吸烟;在二本院校中调查180名学生,吸烟人数为39人,占总人数的21.67%,其中男性吸烟率74.36%,女性吸烟率25.64%,由多因素分析结果可见二本学生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逃课、任课老师中有人吸烟、最好的3位同学或朋友中有人吸烟;在一本院校中,调查180名学生,吸烟人数为30人,占总人数16.67%,其中男性吸烟率76.67%,女性吸烟率23.33%,由多因素分析结果可见一本学生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成绩。 结论: 影响大学生吸烟的因素错综复杂而且相互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其中,性别、个人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尝试吸烟的重要因素。加强高校的健康教育和控烟干预,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全社会积极行动创造无烟环境,是减少和控制大学生吸烟的有效措施。大学时代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很重要的过渡期,其中由学生到社会自然人的过渡在心理的方面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阶段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若沾染吸烟的刺激很有可能形成比较严重的依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