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隧道突涌水灾害微震机理与监测分析方法
【6h】

隧道突涌水灾害微震机理与监测分析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方面

1.2.2突涌水灾害监测技术方面

1.2.3微震/声发射监测突涌水灾害方面

1.2.4突涌水灾害预警方法方面

1.2.5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1.3.3创新点

第二章突涌水灾害微地震响应机制

2.1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

2.1.1致灾构造

2.1.2致灾模式

2.1.3影响因素

2.1.4预警主题

2.2微震监测突涌水灾害适用性

2.2.1震源传播特性

2.2.2微震监测技术

2.2.3突涌水与岩爆灾害震源机制

2.2.4微震技术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水力作用岩石微破裂演化规律

3.1饱水与天然岩石压缩破坏规律

3.1.1岩石损伤破坏的能量表征

3.1.2饱水与天然岩石压缩试验

3.1.3应力应变特征

3.1.4声发射信息特征

3.1.5能量演化特征

3.2突水通道破裂演化微震动响应规律

3.2.1岩石水力压裂原理

3.2.2微震活动参数

3.2.3砂浆水力压裂微震动监测试验

3.2.4砂浆破裂形态分析

3.2.5突水通道破裂信号频谱

3.2.6突水通道演化微震预警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既有突水通道内有效微震信号分析与提取

4.1信号特征分析方法

4.1.1属性分析

4.1.2时频分析

4.2既有突水通道活动微震监测试验

4.2.1试验目的

4.2.2既有突水通道制作

4.2.3降噪措施

4.2.4试验过程

4.3水-岩冲击活动的微震信息特性

4.3.1震源事件波形特征

4.3.2有效微震信号提取

4.3.3不同微震信号概率密度分析

4.3.4不同既有突水通道内微震信号频谱特性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突涌水灾害微震信息分析方法

5.1微震事件初至到时拾取

5.1.1传统的STA/LTA算法

5.1.2改进的STA/LTA算法

5.2四元平面监测定位方阵

5.2.1传统的震源定位方法

5.2.2四元平面监测方阵定位方法

5.2.3隧道工程微震测网设计

5.3突涌水灾害微震信息分析软件开发

5.3.1软件架构设计

5.3.2软件功能特色

5.3.3微震数据读取

5.3.4有效信号提取

5.3.5初至到时拾取

5.3.6震源空间定位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突涌水灾害状态判识与预测预警

6.1前兆多元信息融合分析

6.1.1多元信息归一化融合

6.1.2多元信息的函数表征

6.2突涌水状态判识与预警

6.2.1多参量综合评价模型

6.2.2突涌水灾变状态判识

6.2.3突涌水灾害能量预警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微震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7.1隧道工程活动微震监测

7.1.1依托工程概况

7.1.2微震现场监测应用

7.2隧道环境内微震信号分析

7.2.1噪声信号

7.2.2爆破信号

7.2.3锚喷信号

7.2.4凿岩信号

7.2.5淋涌水信号

7.2.6疑似突水通道破裂信号

7.2.7多类型微震信号辨识特征

7.3本章小结

8.1结论

8.2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研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研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研读期间授权的软件著作权

博士研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