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认知语用角度看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
【6h】

从认知语用角度看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2 A Review of Previous Approaches to Silence

Chapter3 Turn-silence and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

Chapter Four An Account of Turn Si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4.1 Introduction

4.2 A general survey of relevance theory

4.3 Context and contextual effects

4.4 Mutual knowledge and mutual manifestation

4.5 Turn silence's informative intention and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4.6 Turn silence's relevance and contextual effects

4.7 Function of turn silence: keeping th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open

4.8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urn silence between East and West

4.9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本文共包括五章的内容: 第一章引言。四部权威辞典对“沉默”的不同定义引起了笔者对“沉默”的重新思考。同时,作为非言语交际手段之一的沉默在英汉会话语篇中普遍存在,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这使笔者认识到对沉默展开研究的实际意义。本章还简单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项研究将为沉默的研究,特别是沉默在语言学领域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语料主要来自口语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杂志以及日常会话。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重点对沉默在国外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国内有关沉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特点进行了简单总结。他们的成果为本文的展开提供了借鉴,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本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努力方向。 第三章话轮沉默与会话语篇。本章首先详细介绍了话轮转换规则及其原则等相关知识,这些都是与交际中不同形式的沉默密切相关的。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沉默进行了细致分类,从而引出本文要研究的对象-话轮沉默。然后又论述了会话结构分析理论以及Grice会话合作原则对沉默研究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研究者对话轮沉默的研究定位于会话结构的语用框架之内,其合理性与正确性毋庸置疑;但由于主要在会话的形式层面上运作,并未深入到会话者的心理层面,缺乏必要的认知归因。同时,最不遵守“合作原则”莫过于言语交际中的话轮沉默,这是Grice会话理论在研究沉默时的美中不足之处。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首先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关联理论以及语境与语境效果的相关知识。只有灵活而综合的运用上述理论知识,才能真正解读话轮沉默丰富涵义的生成与理解机制,从而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等相关知识构建的理论平台之上,结合英语、汉语会话的例子探讨交际双方在正确解读话轮沉默涵义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该章主要从话轮沉默的信息意向与交际意向、话轮沉默的关联性以及话轮沉默的语境效果等三方面来论述的。 第五章结论。本章首先指出了该研究对课堂交际中话轮沉默的启示。语言课堂特别是跨文化语言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沉默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结合文化因素正确解读对方的沉默对促进我们的语言教学起重要作用。其次对该项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话轮沉默的有效解读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语用学的微观理论(会话分析、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间接言语行为等等)及其他相关知识(社会学、人类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在关联理论的宏观平面上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本文所谈到的话轮沉默现象只是粗浅的分析,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深化。笔者期待专家学者及老师们的不吝指教与批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