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指人“的”字结构新探
【6h】

现代汉语指人“的”字结构新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指人“的”字结构的界定及主要特征

(一)界定

(二)主要特征

1.指称性

2.简易性

3.口语性

二、指人“的”字结构的构成形式

(一)作主语和宾语的情况

(二)作定语的情况

(三)作谓语的情况

三、从认知角度分析指人“的”字结构产生的原因

(一)“的”字结构的类别作用

(二)人们基本思维方式的制约

(三)动词与对象域“人”的约定性

(四)汉语认知心理的影响

四、指人“的”字结构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特点

(一)文艺语体中指人“的”字结构的特点

1.结构多为简单形式,表义单一

2.指称对象的感情色彩有褒有贬有中性,以指代称谓为最多

(二)公文语体中指人“的”字结构的特点

1.构成材料复杂,句法关系多重

2.语义容量大,指代性强

3.运用形式独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的”字结构又称“的”字短语、“的”字词组,本文采用朱德熙《说“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自指和转指》的称谓,统一称为“的”字结构。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短语类型,也是语法研究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语言学界一直未间断对其进行研究。而其中的一种类型——指人“的”字结构是很有特色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学界却未得到充分认识,尽管分析“的”字结构时提及过,但学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语法层面,如朱德熙、袁毓林、陆俭明、范继淹、吕叔湘等学者探讨了“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能否指称人或物、省略中心语的规则及语义功能等。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专门研究指人“的”字结构的文章,致使该语言现象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补充。鉴于此,本篇论文试图在前代时贤对“的”字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单抽出“的”字结构指人这种特殊形式做些尝试性的探讨。笔者认为对某一语言现象应从多角度深入挖掘,才可发现我们民族语言的独特性,促进我们对语言研究的进一步了解。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掌握的2784520字详实语料的基础上,对指人“的”字结构的构成形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共分为22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该结构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的”字结构的类别作用、人们的基本思维方式、动词与对象域“人”的约定性以及汉语特有的认知心理是影响该结构形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对其在不同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从结构形式、语义容量及指称对象的感情色彩等方面对该结构的运用特点做出归纳比较。这些探讨不囿于单一的语法领域,而是另辟蹊径,在对该结构的构成形式分类阐释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其重新审视,以期对该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较有价值的新的视角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