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困兽的挣扎——运用拉康主体理论对《玻璃动物园》进行解读
【6h】

困兽的挣扎——运用拉康主体理论对《玻璃动物园》进行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1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 2 The Introduction to Tennessee Williams and The Glass Menagerie

1. 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 4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 1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The Glass Menagerie

2. 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Glass Menagerie

2. 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 1 The Mirror Stage

3. 2 The Three Orders of the Subject

Chapter Four The Dilemma in the Imaginary Order—the Illusion of the Image

4. 1 The Self Image—the Inducement of Suicide of the Subject

4. 2 The Other’s Image—the Root of the Murder of the Subject

4. 3 The Glass Menagerie as the Mirror

4. 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Dilemma in the Symbolic Order—the Oppression of the Father

5. 1 The Oedipus Complex of Tom

5. 2 The Present“Father”as the Master of Behavior

5. 3 The Social Laws as the Master of Mind

5. 4 The Photograph of the Father as An Overseer

5. 5 Summary

Chapter Six The Dilemma in the Real Order—the Inaccessibility of the Real Order

6. 1 Jim as a Misleader to the Real Order

6. 2 The Roughness of the Way to the Real Order

6. 3 The Fire-escape as the Node of the Three Orders

6. 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 1 The Summary of the Thesis

7. 2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7. 3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剧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玻璃动物园》是他的成名作。借剧中人汤姆之口,田纳西威廉斯向读者讲述了美国社会经济大萧条时期温菲尔德一家的悲剧故事。该剧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挣扎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生存和生活的思考。凭借此剧,田纳西威廉斯获得了纽约剧评奖。
  国外学者对《玻璃动物园》的研究多出现在对田纳西威廉斯作品的综合解读中,并且着重分析其主题和语言。国内对该剧的研究多从性别、人物、舞台技巧展开。综合来看,很少有人对作品所展现的人物悲剧命运进行阐述,因此本文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从想象界的幻觉、象征界的压制、实在界的不可达三个方面出发,对该剧人物和情节进行解读,全面分析导致温菲尔德一家悲剧的原因。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这一章指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简要介绍了田纳西威廉斯和《玻璃动物园》的文学地位以及该剧的故事情节,并且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论述框架。
  第二章是文献回顾。这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于《玻璃动物园》的研究现状。以往的研究多是从主题、典型人物、戏剧技巧、女性主义、男性人物和诗化语言等角度展开,很少有人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行全面的讨论。
  第三章是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介绍了拉康主体理论的核心概念。拉康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开始于镜像阶段,并且他把心理秩序划分为三种相互作用的生存境界,即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以此为基础,拉康从主体、欲望和他者的复杂关系去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
  第四章通过拉康的想象界理论探讨温菲尔德一家的家庭悲剧,说明了他们的悲剧始于对自身镜像和他人镜像的误认。由于这种双重镜像带来的假象,阿曼达沉迷于少女时代的辉煌,劳拉沉醉在玻璃动物园的世界,汤姆向往着离开家的自由生活。玻璃动物如同镜子一样反映出了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镜像,这些镜像相互冲突加深了人物心理上的折磨。
  第五章从象征界的有关理论出发,分析了“父亲”对于一家人行为和思想的控制,从而揭示一家人因此而造成的主体分裂的悲剧。阿曼达的命令和吉姆的引导控制着一家人的行为,而作为全能和先行存在的“父名”则控制了他们的思想,因此在一家人各自脱离现实的行为之外,该剧还展现出面对家庭时,劳拉的温情、阿曼达的坚韧和汤姆的内疚以及三人对家的爱和责任感。父亲的照片则提示了象征界父亲的存在,在其监视下,一家人只能听从父亲的命令,以修正的主体继续行动。
  第六章以实在界为理论基础,分析温菲尔德一家悲剧的深层根源。一家人寄希望于来访者吉姆,以为他可以带他们走出困境,到达现实,但由于吉姆的主体本身就是误认的,所以他实际上是一个的误导者。温菲尔德一家种种徒劳的挣扎和家庭中重复出现的出逃,使得他们寻找主体之路充满艰辛。逃生梯的出现则暗示了主体三界的同时存在,加深了它们对剧中人物造成的心理困境和主体的异化。
  第七章总结全文,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局限性,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玻璃动物园》中温菲尔德一家的心理状态展现了拉康关于人类主体建构的论述,剧中家庭悲剧的背后暗含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即人类主体的永恒异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