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6h】

山东省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家长委员会的内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山东省小学家长委员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结果归纳

(三)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

(四)现实问题的成因分析

三、济南市舜耕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案例举证

(一)健全的体系促家长委员会扎实发展

(二)有效的活动促家长委员会迅速发展

(三)创新的工作促家长委员会特色发展

(四)上级的重视促使家长委员会深入发展

(五)对舜友会的评述

四、关于加强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对策的思考

(一)提高学校和家长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

(二)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结构体系

(三)建立培训机制,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培养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五、结论与局限

(一)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小学家长委员会的调查(家长卷)

附录二:关于小学家长委员会的调查(教师卷)

附录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今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已经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社会的参与能促进学校跟上社会变化,同时促进教育的改革。没有社会的参与,学校将无法适应变化或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改进,这一事实已日趋凸显。在社会资源参与中,家长的参与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很大,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否与学校协调一致,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决定作用。现代组织强调是一种发展型的组织形态,只有根据外界环境的变换不断调整组织各要素,时刻处在发展中,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家长委员会在促进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整合教育力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已经成为家校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它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相对而言,中国家长委员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起步晚,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研究、政策支持、实践推进上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开拓。
  本研究以山东省有代表性的十所小学的家长委员会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揭示小学家长委员会的状况及相关原因。
  研究显示,在上级的要求下,山东省的大部分小学设立了家长委员会,其中有些比较成功,发挥了其职能,但是更多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没有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把它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另外,家长不清楚有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选举程序不规范,缺乏人力、财力的支持等等因素都导致了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这些状况均表明,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促进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提高学校和家长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其次,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结构体系;再次,建立培训机制,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培养;最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