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6h】

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相关理论理论基础

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成

3.3 指标数据处理

3.4 指标权重确定

3.5 评价模型建立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经济发展状况

4.2 环境质量状况

5 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研究

5.1 经济发展指数分析

5.2 环境发展指数分析

5.3 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计算分析

5.4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计算分析

5.5 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因分析

6 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议

6.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6.2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6.3 提高生态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6.4 因地制宜,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相关图表

附录 B 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鲁南经济带作为山东省区域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新的发展阶段,鲁南经济带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环境经济理论等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简明性、可行性及以人为核心等原则,结合鲁南经济带的经济与环境的实际状况,构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商权法与多目标二级决策法相结合确定权重,最后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评价分析鲁南经济带5地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提出鲁南经济带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鲁南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得出的结论为:(1)鲁南经济带经济发展指2001~2010年一直处于平稳快速增长阶段,环境发展指数总体程波状起伏缓慢增长趋势,环境发展指数平均高于经济发展指数,二者差距逐渐缩小。(2)鲁南经济带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状况较好,平均为优质协调,呈不断上升趋势。2001-2005年增长较快,2001年为初级协调,2005年达到优质协调后,增长速度放慢,慢慢趋于平缓,2010年协调度值为1,达到完全协调,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水平整体比较乐观。(3)鲁南经济带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整体不高,处于中等水平。2001~2010年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提高,平稳增长,从2001年的濒临失调,依次经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到2010年达到良好协调。5个地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也是越来越好,总的发展趋势与鲁南经济带整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协调发展度10年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济宁市、日照市、枣庄市、临沂市、菏泽市。(4)整体经济发展指数小于环境发展指数,发展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并且有逐渐向环境滞后型转变的趋势。(5)区域内各地市的协调发展状况差异明显,5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指数、环境发展指数、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差距都比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