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工业化时期苏联向西方国家的借鉴
【6h】

论工业化时期苏联向西方国家的借鉴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工业化的内涵

二、向西方学习的成因

(一)向西方学习的背景

1.帝国主义阴谋反苏

2.西方国家的经济歧视政策

3.与西方国家差距明显

(二)向西方学习的条件

1.苏联善于学习的历史传统

2.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

3.工业化建设高潮的出现

三、向西方学习的表现

(一)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借鉴

1.“技术决定一切”

2.重视外国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对外学习

3.掌握并改造外国技术

(二)对外国资金及先进设备的引进

1.审时度势 吸纳外资

2. 接受外国援助 引进机器设备

(三)对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

四、向西方学习的影响与局限性

(一)积极影响

1.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工业化快速实现

2.科技实力增强,管理队伍不断壮大

3.经济军事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二)局限性

1.引进结构不尽合理

2.技术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3.管理落后,影响生产效能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苏联历史上极其关键的转折时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虽然完成了十月革命,但仍时刻面临帝国主义侵略、颠覆的危险,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是其他方面,苏联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差距明显。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从苏俄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在“经济上极力利用、加紧利用和迅速利用资本主义的西方”的战略方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作为最高领导人,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如引进外资、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曾使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水平,大大促进了苏联经济力量和综合国力的增长,对苏联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写作过程中,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了具体论述:
  第一部分对工业化的内涵和主要方式进行了说明。工业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劳动逐渐被大机器生产操作所取代,进而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一般可以分为苏联式、美国式、德国和日本式,三种工业化道路在发起力量,发展方式上各有不同。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工业化时期苏联向西方学习的成因,主要从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和条件加以具体论述。一方面从苏联严峻的国内国外形势下所呈现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明显差距入手,揭示苏联向西方学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从经济危机的有利国际条件和苏联自身的优势论述了向西方学习的条件,侧面论证了在当时形势下,斯大林工业化方针实施的适时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工业化时期苏联向西方学习的表现。以向西方先进技术、外国资金及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为重点,对工业化时期苏联向西方的学习加以全面论述。第四部分对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影响和局限性加以总结归纳,从经济、国防实力分析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从科技贡献率、产业结构分配程度、管理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其局限性。第五部分作为文章的结束部分,综合运用国家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的看待苏联在工业化时期向西方学习的这一举措。揭示在国家利益之下,两种制度的国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规律,并深刻反思了苏联工业化时期向西方学习对我国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