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
【6h】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1.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1.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

(一)马克思的资本发展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理论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三、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

(一)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点1.美国政府需求导向型的农村金融模式

(二)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体制创新1.目标市场的功能创新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辅助机制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又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解决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农村金融的肩上。我国农村经济环境复杂,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受到农村金融资本不足的制约,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举步维艰,政策性金融惠及民众的政策收效甚微,传统的私人钱庄、高利贷与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农村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只有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农民实现真正富裕,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总水平才能稳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因此,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历史选择。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的总结,以及对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点的分析,得出可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参考的发展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