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
【6h】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之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价值观的含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特征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防止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侵蚀,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3.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内容不够明确

1.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概括

2.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二) 部分辅导员队伍质量下降

1.部分辅导员专业素质欠缺

2.部分辅导员思想上不重视

3.部分辅导员行为上应付了事

(三)教育教学方式古板单一

1.“思政课”教学缺乏活力

2.教学不符合学生心理需要

3.教学脱离社会实践

(四)教育管理不到位

1.大班授课针对性不强

2.教育缺乏持续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的偏失

1.学校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2.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3.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完备

(二)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

1.社会转型期的消极影响

2.互联网时代各种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3.多元文化与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 加强思想引导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引导大学生辩证对待西方价值观

(二) 拓宽教育管理途径

1.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师资力量

2.重视并发挥“思政课”主导作用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模式

5.打造网络文化育人新平台

(三)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2.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3.发挥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

(四)优化社会大环境

1.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整顿党内风气

2.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

3.推进社会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

展开▼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完善标志着当代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突破。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方向。因此,高校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具体的教育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途经,为高校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论文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具体策略。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述。阐释了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特点,明确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第二部分明确指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教育内容、教育队伍、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总结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从加强思想引导、拓宽学校管理途径、优化校园环境及社会大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