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民俗展示到民族审视——浅析老舍笔下的民俗书写
【6h】

从民俗展示到民族审视——浅析老舍笔下的民俗书写

代理获取

摘要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大师,是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他喜欢通过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以及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
  在老舍创作生涯中,“北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成为其艺术世界的鲜明文化烙印。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因而,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老舍的文学世界,梳理其作品中呈现的大量民俗事象景观,挖掘其背后对民族文化的审视,对民族精神的烛照,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以及在艺术审美上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学术意义。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通过梳理老舍对良俗的诗意描绘,来体味民俗作为“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的丰富内涵,从而彰显民俗中健康积极的良俗对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来验证良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的家园,探析老舍思考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前途命运的良苦用心。
  其次,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发现老舍清醒地认识到民俗文化中存在的落后因子,即“摧残人民身心健康,对社会发展进步和谐文明起破坏作用和阻碍作用”的陋俗。老舍对老北京的种种陋俗,尤其是“旗人”的玩物丧志进行了真实的展示与剖析,寓示了陋俗——“文化酱缸”的消极影响:庸俗、苟且、自私、虚荣、奴性等在陋俗中潜移默化,造成了对民族精神的戕害,对民族心理的侵蚀,对民族性格与民族生命力的弱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前行的障碍,民族精神病变的诱因,为民族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最后,探讨老舍民俗书写的思想、审美价值,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透过老舍描绘的色彩缤纷的民俗景观,体悟老舍通过民俗展示来对民族审视的创作主旨,即把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灵魂的文学理想,创造性地寄寓在对民俗的艺术审美之中,并使之蕴涵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绚丽多彩的民风习俗画卷;栩栩如生的市井人生百态;“京味”十足而又风趣幽默的文学语言。老舍的民俗书写开启了“京味”文学的先河,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邓友梅、汪曾祺、刘心武、陈建功等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看到老舍的影子,以至于上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一个“京味文学”流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