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背景下在新农村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的探索
【6h】

互联网+背景下在新农村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1.1.1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

1.1.2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1.3 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

1.1.4 研究范围

1.1.5 国家相关政策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农村生态旅游

2.1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2.1.1 生态旅游概念

2.1.2 生态旅游概念的演化

2.1.3 生态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2.2 新农村类型分析

2.3 我国的新农村生态旅游

2.3.1 我国新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条件

2.3.2 我国新农村生态旅游类别

2.4 国外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4.1 日本

2.4.2 澳大利亚

2.5 存在的问题

2.6 分析问题

第3章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农村生态旅游

3.1 理论基础

3。1.1 生态场理论

3.1.2 体验经济理论

3.1.3 体验旅游理论

3.1.4 生态农业学理论

3.2 互联网+背景下新农村生态旅游的模式探究

3.3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农村生态建设

3.3.1 农村生态旅游规划

3.3.3 信息化建设

3.3.4 建筑设计

3.3.5 景观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青岛市大沽河农村生态旅游为例

4.1 山东省青岛市大沽河项目的背景

4.1.1 大沽河流域特色农业资源统计

4.1.2 大沽河流域各市区河段情况

4.2 相关政策

4.3 青岛市大沽河区域发展互联网+农村生态旅游的优势

4.3.1 旅游市场优势

4.3.2 区位优势

4.3.3 自然条件优势

4.3.4 信息化程度

4.3.5 交通优势

4.4 青岛大沽河区域发展互联网+农村生态旅游的不足

4.4.1 生态环境的破坏

4.4.2 基础设施水平待完善

4.4.3 特色旅游资源分布分散

4.5 分析发展建设的方向

4.5.1 互联网+农业生态旅游的新型模式

4.5.2 艺术氛围营造

4.5.3 体验感的营造

4.6 青岛市大沽河区域发展互联网+新农村生态旅游探究

4.6.1.规划原则

4.6.2.功能分区

4.6.3 绿色游览路线规划

4.6.3 基础设施建设

4.6.4 互联网+建设

4.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已有接近200个的区、镇积极开展在建和试点智慧城市的活动。在互联网+传统行业模式的浪潮推动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效率低下等仍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因素。利用互联网+模式的便利,在新农村开展生态旅游的建设,是对新农村新的发展的模式的探索。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近郊区域发展迅速,游客主体为周边城市居民,但由于发展条件不足,起步晚于其他国家等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村生态旅游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游客分散,缺乏统一组织,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市场没有形成规模,规划不利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系统。我国现阶段急需一种新的理念创造一种新的模式来改变农村现状,将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是对城市和农村新的发展动力的积极的探索。
  农村生态旅游是以多功能农业塑造产生的多功能景观生态格局为基本的剧情和场景。现代旅游业与传统农业方向的结合发展中,推动了多功能农业的综合发展,也推动了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乡村生态产业的发展。在塑造乡村地域多功能景观的同时,也提高了乡村的人均收入,促进了乡村旅游与其他要素的整合。一方面保证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及时了解和发布消息,客观灵活的将城市、农村的资源高效的组织运转。积极探索互联网+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关系,让新农村作为城市后花园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