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绘画下的视觉异象——以牛为例
【6h】

中西绘画下的视觉异象——以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试验设计方案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中西方牛文化

2.1 中国的牛文化

2.2 西方的牛文化

3 中西绘画中牛的视觉特征

3.1 中国绘画中牛的视觉特征

3.1.1 原始时期

3.1.2 实用主义时期

3.1.3 艺术萌芽时期

3.1.4 两宋繁盛时期

3.1.5 明清传统的延续

3.1.6 现代美术创新

3.2 西方绘画中牛的视觉特征

3.2.1 原始时期

3.2.2 古典时期

3.2.3 中世纪宗教风格的牛

3.2.4 理性和人文的回归

3.2.5 现代美术新思潮的探索

4 从“牛”看中西美术视觉异象

4.1 表现性意象与再现性具象

4.2 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

4.3 中西绘画中牛的形式差异

4.3.1 线条差异

4.3.2 色彩差异

4.3.3 构图差异

5 中西视觉差异的深层次阐释

5.1 中西古代审美理想

5.2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5.3 民族特征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牛是与人类休戚共存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亲和性和典型性使其形象广泛出现在中西美术作品中,从先秦到明清,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象征吉祥和大地的中国牛与象征力量与财富的西方牛,在中西美术作品中,它们的视觉印象存在巨大差异。强调达意的中国绘画,与侧重写实的西方美术,这种差异早在原始时代就初见端倪,其不光与中西牛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创作材料、宗教信仰等因素也有巨大影响。现代随着中西艺术交流日益密切,中西绘画中牛的视觉印象开始不断融合,互取所长,如西方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牛开始使用大量装饰性线条,牛的创作理念开始向象征性和情感表达上发展,淡化了绘画对现实的模仿;同时张大千的大写意作品中的牛体现了毕加索立体派的精髓。现代象征主义的兴起,使中西绘画都开始崇尚用极简线条、色彩和造型表达作品要义,导致作品视觉印象都开始向原始艺术靠拢,呈现老练的复古味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