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溶解性药用锌盐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6h】

不同溶解性药用锌盐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药用锌盐的简介

1.1.1 锌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

1.1.2 药用锌盐的研究进展

1.1.3 药用锌盐的合理应用

1.1.4 不同溶解性锌盐的简介

1.2 经皮给药的简介

1.2.1 概述及相关术语

1.2.2 皮肤的基本结构

1.2.3 药物经皮渗透的途径

1.2.4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1.2.5 药物经皮渗透的数学模型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水难溶性锌盐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1.3 实验动物

2.2 锌盐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2.2.1 实验原理

2.2.2 溶液的配制

2.2.3 锌离子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4 显色条件优化

2.2.5 分析方法的验证

2.2.6 结果与讨论

2.2.7 小结

2.3 共轭亚油酸锌理化性质研究

2.3.1 共轭亚油酸锌溶解度的测定

2.3.2 结果与讨论

2.3.3 小结

2.4 共轭亚油酸锌在不同pH溶液中经皮渗透性的测定

2.4.1 溶液的配置

2.4.2 小鼠离体皮肤的制备

2.4.3 经皮渗透实验

2.4.4 结果与讨论

2.4.5 小结

2.5 不同剂型中共轭亚油酸锌的经皮渗透性能探讨

2.5.1 共轭亚油酸锌外用制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2.5.2 共轭亚油酸锌外用制剂酸碱度的测定

2.5.3 共轭亚油酸锌外用制剂经皮渗透实验

2.5.4 结果与讨论

2.5.5 小结

2.6 促渗剂对共轭亚油酸锌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

2.6.1 共轭亚油酸锌凝胶剂和软膏剂的制备

2.6.2 经皮渗透实验

2.6.3 结果与讨论

2.6.4 小结

2.7 氧化锌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2.7.1 实验步骤

2.7.2 结果与讨论

2.8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水溶性锌盐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1.3 实验动物

3.2 葡萄糖酸锌含量分析方法

3.2.1 葡萄糖酸锌标准曲线的建立

3.2.2 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

3.2.3 小结

3.3 葡萄糖酸锌在不同pH溶液中经皮渗透性的测定

3.3.1 溶液的配置

3.3.2 小鼠离体皮肤的制备

3.3.3 经皮渗透实验

3.3.4 结果与讨论

3.3.5 小结

3.4 葡萄糖酸锌在不同基质中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3.4.1 葡萄糖酸锌外用制剂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3.4.2 葡萄糖酸锌外用制剂酸碱度的测定

3.4.3 小鼠离体皮肤的制备

3.4.4 经皮渗透实验

3.4.5 结果与讨论

3.4.6 小结

3.5 促渗剂对葡萄糖酸锌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

3.5.1 葡萄糖酸锌水凝胶和乳膏剂的制备

3.5.2 经皮渗透实验

3.5.3 结果与讨论

3.5.4 小结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药用锌盐外用制剂体外释放规律的研究

4.1 仪器与试药

4.1.1 仪器

4.1.2 试药

4.2 锌盐外用制剂的制备

4.3 体外释放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体外释放结果

4.4.2 体外释放动力学数学模型拟合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用锌盐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

5.1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不同pH条件下药用锌盐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

5.2.2 不同剂型中锌盐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

5.2.3 促渗剂对锌盐经皮渗透动力学的影响

5.3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药用锌盐具有抗炎、抗溃疡、促进组织修复等药理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皮肤局部给药系统,目前未出现关于其释放规律以及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本课题选用共轭亚油酸锌(分子量623,水难溶)、氧化锌(分子量81,水难溶)、葡萄糖酸锌(分子量455,水易溶)分别作为水难溶性和水溶性锌盐代表,考察其在不同pH、剂型、促渗剂条件下的体外释放量和经皮累积透过量,研究了锌盐释放及经皮渗透行为,并建立其经皮渗透动力学模型。
  本课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进行了水难溶性锌盐代表——共轭亚油酸锌和氧化锌的经皮渗透性能研究。建立锌盐含量测定的紫外分析方法,在不同溶媒、pH条件下测定其溶解度,32℃时共轭亚油酸锌在生理盐水和水中的溶解度为0.149±0.009 mg·mL-1和0.160±0.010 mg·mL-1,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pH值的增高而降低。pH、药物剂型和促渗剂对轭亚油酸锌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为:共轭亚油酸锌经皮渗透量随着给药体系pH的降低而增大;不同剂型中共轭亚油酸锌的经皮渗透性能由大到小为卡波姆>C MC-Na>W/O乳膏>凡士林;水凝胶中促渗剂对共轭亚油酸锌经皮渗透促进作用为3%油酸>2%二甲亚砜>3%氮酮>5%尿素>2%谷氨酸钠,共轭亚油酸锌乳膏剂中促渗剂的作用效果为3%二甲亚砜>3%油酸>5%尿素>3%氮酮>5%谷氨酸钠。不同条件下氧化锌经皮渗透实验结果为氧化锌透过量较低接近零,经皮渗透能力较差,不能穿透皮肤发挥药理作用。
  第二部分选用葡萄糖酸锌作为水溶性锌盐模型药物,研究了其经皮渗透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锌经皮渗透性能随给药体系pH升高而降低,当pH在5.0~7.0范围时,葡萄糖酸锌经皮渗透性能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剂型中葡萄糖酸锌的经皮渗透性能为卡波姆>CMC-Na>W/O乳膏>凡士林;水凝胶中促渗剂对葡萄糖酸锌的作用效果为2%谷氨酸钠>2%二甲亚砜>3%油酸>3%氮酮>3%尿素。各促渗剂对乳膏剂中葡萄糖酸锌的促渗效果为3%二甲亚砜>3%油酸>3%尿素>3%氮酮>2%谷氨酸钠。
  第三部分进行了模拟锌盐药物在皮肤表面释放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卡波姆水凝胶和CMC-Na水凝胶中,葡萄糖酸锌和共轭亚油酸锌的释放量高于其在W/O型乳膏和凡士林油膏中的释放量。数学模型拟合结果为:在卡波姆水凝胶、CMC-Na水凝胶、W/O型乳膏以及凡士林油膏中,共轭亚油酸锌和葡萄糖酸锌的释放过程均符合Higuchi方程,其动力学方程为Q=A√D(2C0-Cs)Cst+b。
  第四部分将不同溶解性锌盐的经皮渗透数据与经典药物扩散数学模型相拟合,进行了其经皮渗透体外动力学研究。拟合结果为:共轭亚油酸锌和葡萄糖酸锌在不同pH溶液、剂型以及含不同促渗剂的凝胶剂和乳膏剂中,其经皮渗透过程均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由拟合方程计算的药物稳态经皮渗透速率,结果为:在水凝胶剂中,葡萄糖酸锌和共轭亚油酸锌的最大稳态速率分别为0.802 mg·cm-2·h-1/2和0.214 mg·cm-2·h-1/2。
  综上所述,本课题针对不同溶解性锌盐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性能的创新性研究,为药用锌盐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以及促渗方法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