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实践研究
【6h】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

2 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基本理论

2.1 政府预算公开的内涵和特征

2.2 我国预算公开的发展历程

2.3政府预算公开的理论基础

3青岛市财政预算公开的调查分析

3.1青岛市预算公开的现状分析

3.2 关于青岛市财政预算公开的调查分析

4国内外政府预算公开的的经验借鉴

4.1国外地方政府预算公开

4.2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的实践

4.3国内外预算公开分析

5完善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的对策

5.1确立支持预算公开的文化理念

5.2确立支持预算公开的法律法规

5.3确立支持预算公开的预算编制程序和规定

5.4确立预算公开的监督机制

5.5 加强财政预算公开的信息化建设

5.6健全预算考核绩效评价体系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基层单位预算公开情况访谈问卷

附录二:基层单位预算公开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4年我国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39530亿元,预算支出也高达15303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9.5%。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这笔庞大的财政资金,将公共资金合理分配,使每一笔支出落在实处,需要政府规范化、制度化的财政预算。政府在市场经济下发挥着看的见之手的作用,主要依赖其拥有的庞大公共资金,而财政预算便是政府在履行调节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中的主要利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完善,人民对民主的诉求不断提升,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也在加强,人民要求更多的满足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政府信息,尤其是其中的政府财政的预算信息变得更为关注。在全社会民主氛围增强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也在转变执政理念,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顺应民意、满足新环境下的公共需求。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工作已经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部更是在2012年就将预算公开工作的时间表排到了2015年,这些中央政府部门的新动向以及各地方进行的预算公开工作的新尝试无疑显示出了我国政府推进预算透明度、提高预算公开水平的坚定决心。但我国预算公开水平还处在较低级阶段,无论是政府预算公开程度还是相应的财政、预算配套机制,与国外发达的民主主权国家预算公开水平和普遍认可的预算透明国际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并且,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下,推动政府预算公开的工作还面临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外和国内其他地方政府在预算公开方面的具体实践,并梳理了不同形式的具体做法,以期结合我国国情,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以青岛为例,搜集整理青岛财政预算公开的具体实践,辅以佐证。实践方面,在系统梳理我国预算公开的基本理论后,从实务方面探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寻找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政府预算公开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