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检测外周血CK19mRNA、MUC1mRNA表达在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
【6h】

联合检测外周血CK19mRNA、MUC1mRNA表达在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实验方法

结果

2.1.临床及病理资料

2.2.健康对照组微转移的检测

2.3.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

2.4.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

2.5.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6.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微转移的测定及动念变化

2.7随访

讨论

3.1.NSCLC治疗现状

3.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3.3.MUC1mRNA、CK19mRNA与微转移

3.4.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

3.5.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6.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微转移动态变化的意义

3.7.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肺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肺癌分期标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MUC1mRNA、CK19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以及在判断化疗疗效的意义。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NSCLC术后患者第一、三周期化疗前的外周血粘蛋白1(MUC1)mRNA、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照组为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 结果: 肺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人中MUC1mRNA和CK19mRNA表达均为阴性;60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微转移检测中MUC1mRNA为21例,占35%。治疗后,检测有微转移为10例,占16.7%;CK19mRNA外周血微转移治疗前检测为18例,占30%。治疗后检测有微转移为8例,占13.3%。治疗前二者检测均阳性为17例,治疗后二者检测均阳性为6例。治疗前21例MUC1mRNA微转移检测阳性的患者,治疗后有13例变为阴性,而8例为持续阳性;39例阴性患者,治疗后有2例转变为阳性,37例持续表现为阴性。治疗前18例CK19mRNA微转移检测阳性的患者,治疗后有11例变为阴性,而7例为持续阳性;42例阴性患者,治疗后有1例转变为阳性,41例持续表现为阴性。 结论: 对于根治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UC1mRNA、CK19mRNA是检测微转移较好的标志物。外周血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均无明显关系,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MUC1mRNA、CK19mRNA对于术后化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判断预后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