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脑缺血再灌注NSE、S-100蛋白的脑表达、血清含量与ADC值变化的对比研究
【6h】

兔脑缺血再灌注NSE、S-100蛋白的脑表达、血清含量与ADC值变化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和分组

1.2磁共振扫描仪及扫描方法

1.3血清NSE和S-100蛋白检测

1.4 NSE和S-100蛋白表达检测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缺血和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表达的变化

2.2缺血和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

2.3缺血和再灌注组不同时间点平均ADC值的变化

2.4缺血组及再灌注组各时间点脑组织NSE、S-100蛋白表达与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的变化比较

2.5缺血组及再灌注组各时间点脑组织NSE、S-100蛋白表达与磁共振弥散成像ADC值的变化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NSE和S-100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3.2血清学NSE和S-100蛋白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3.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1脑缺血再灌注的NSE和S-100蛋白、MRI-DWI的研究进展

综述2 红斑狼疮性脑病的影像学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兔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与NSE和S-100蛋白血清含量及磁共振弥散成像(MRI-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探讨NSE和S-100蛋白的血清含量和ADC值检测在诊断脑梗死及监测脑梗死动态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制作成功的兔大脑中动脉缺血及再灌注(MCAO/R)模型58只,分为永久缺血组(A组)和再灌注组(B组)。其中A组(A1-A6)分为缺血1h、3h、6h、12h、24h、48h组,每组5只;B组(B1-B6)缺血1h拔线再通后分为再灌注Oh(5只)、2h(5只)、5h(5只)、11h(4只)、23h(5只)和47h(4只)组。另取10只动物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兔脑缺血和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进行MRI弥散成像,测量ADC值;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的NSE和S-100蛋白的含量。 结果:脑缺血th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缺血12h和再灌注11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再灌注组表达程度低于缺血组,再灌注后23h~47h表达再次上调。缺血6h和再灌注5h后血清中NSE和S-100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至缺血24h和再灌注23h达高峰,此后含量下降。缺血组和再灌注组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的明显变化较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表达明显变化的时间延迟5小时。在不同的缺血时间点,各组平均ADC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缺血组缺血1h均可显示DWI上明显高信号并伴有ADC值的下降,至缺血6h时ADC值最低。再灌注5hADC降到最低。再灌注23h~47h,ADC值出现再次下降,与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表达再次上调相对应。 结论: 1.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对显示缺血性脑损害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再灌注23h~47h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再次升高,提示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 2.MRI-DWI及ADC值变化对缺血性脑梗死及再灌注损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某些指标甚至优于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 3.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在脑梗死后有显著变化,但时间较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明显延迟。本研究未能反映出再灌注损伤的血清学变化。另外,再灌注组血清NSE含量的升高高于缺血组,可能会误导对脑组织损害程度的估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