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刑事和解中国模式的构建
【6h】

论刑事和解中国模式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1章 刑事和解的概述

1.1 刑事和解的内涵界定

1.2 刑事和解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涵

第2章 在我国建立刑事和解的基础

2.1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依据

2.2 我国传统思想渊源——“和合”文化

2.3 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

第3章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现状及问题剖析

3.1 刑事和解在各地司法机关的尝试

3.2 刑事和解在我国运作现状的分析

3.2.1 关于刑事和解的实践模式

3.2.2 关于刑事和解的处理方式

3.3 刑事和解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第4章 构建刑事和解中国模式的设想

4.1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理想模式

4.2 刑事和解适用条件和范围

4.3 刑事和解适用阶段的问题

4.4 刑事和解的程序设计

4.5 完善刑事和解的配套性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际司法界刑事司法改革的主题之一,是创造既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保护,又有利于犯罪人复归社会的新的司法模式。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在对传统刑事司法诸多弊端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一种应对刑事纠纷的新模式——刑事和解。近几年,在理论方面,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刑事和解研究的热潮,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出现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在实践方面,越来越多的司法实务部门,特别是检察机关开展了刑事和解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相关工作文件和制度。然而在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刑事和解在我国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缺乏法律上的相关规定,也没有权威机构的解释,使得各地司法机关完全是在实践中摸索,各省市出台相关的规定仅具有地区指导性,结果就是各地司法机关操作的标准不统一,同类案件可能未必按照相同的刑事和解程序进行,因此显得混乱无序。
   因此笔者从刑事和解的概念入手,对之前国内学者对刑事和解的定义进行归纳和梳理,从实践做法和制度规定中找出刑事和解活动的特点,对刑事和解的定义重新进行了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刑事和解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涵,并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契约观提出反驳,提出另一种观点——契约观。通过总结我国近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指出施行刑事和解取得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展望。最后对刑事和解的模式、适用前提和范围、程序设计、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设想,力求为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谏言献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