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再生纤维素基底上氟碳膜的形貌、结构与性能研究
【6h】

再生纤维素基底上氟碳膜的形貌、结构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以纯度为99.99%的聚四氟乙烯(PTFE)为靶材,在再生纤维素基底上沉积氟碳膜,对不同的溅射工艺条件如靶基距、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力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氟碳膜的表面形貌,并估算了氟碳膜的沉积速率。从SEM照片上可以看出:随着靶基距、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力的增加,沉积在再生纤维素基底上的氟碳粒子逐渐变小、变密,形状从不规则变成较为规则的近圆形,粒子间的孔隙逐渐变小,覆盖度增加。AFM的测试结果表明:沉积膜是一种垂直于基底表面的圆锥形岛状结构,每个岛又由许多纳米粒子组成,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团簇状二次结构。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氟碳膜表面结构随靶基距、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力的变化规律,发现该法制备的氟碳膜F/C较低,严重偏离靶材PTFE的化学计量比,说明氟碳膜中氟不足而产生不饱和双键和支化结构。所以氟碳膜可能对紫外光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对于氟碳膜,随着靶基距和溅射功率增加,F/C减小,而随着溅射压力的增加,F/C增加。刮下再生纤维素基底上的氟碳膜粉末,用KBr压片法得到氟碳膜的红外谱图,验证了部分XPS的分析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表明:氟碳膜的吸收峰只有一个,最大吸收峰在300-330 nm之间,最大紫外吸光度随着靶基距、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力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靶基距、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力的增大使得沉积的氟碳粒子变小、变圆、数量增多,这些粒子对紫外光的散射作用增强所致。
   静态接触角的测试表明:氟碳膜的静态水接触角都大于或非常接近于90°,是一种疏水性能较好的膜。对于氟碳膜,随着靶基距和溅射功率的增加,接触角逐渐减小;而随着溅射压力增加,接触角逐渐增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