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淫羊藿总黄酮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抗帕金森病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6h】

淫羊藿总黄酮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抗帕金森病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淫羊藿苷对MES23.5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MES23.5细胞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MES23.5细胞培养

2.2 免疫印迹实验

2.3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整体动物黑质纹状体系统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模型的制备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

2.3 免疫印记法检测小鼠纹状体内多种蛋白的表达

2.4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淫羊藿苷对MES23.5细胞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及P13K抑制剂LY294002的阻断效应

3.2 淫羊藿苷对MES23.5细胞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及MEK抑制剂PD98059对淫羊藿苷神经保护作用的阻断效应

3.3 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PD模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3.4 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PD模型小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3.5 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MPTP诱导的小鼠纹状体Bcl-2、Bax及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

3.6 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MPTP诱导的小鼠纹状体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3.7 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MPTP诱导的小鼠纹状体ERK、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3.8 淫羊藿苷对PD模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及抑制剂LY294002及PD98059的阻断效应

3.9 淫羊藿苷对PD模型小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影响及LY294002及PD98059的阻断效应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会议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 of Herba Epimedii)是传统中药淫羊藿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研究显示淫羊藿总黄酮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多巴胺能神经元MES23.5细胞及神经毒素MPTP制备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免疫印迹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
   1.淫羊藿苷可时间依赖式地增强MES23.5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P<0.05)。此作用可以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所阻断(P<0.05)。
   2.淫羊藿苷可时间依赖式地增强MES23.5细胞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P<0.05)。此作用可以被MEK抑制剂PD98059所阻断(P<0.05)。
   3.淫羊藿苷可以增强MEK的磷酸化水平,此作用可以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所阻断(P<0.05)。
   4.MPTP可明显降低小鼠纹状体组织DA含量,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预保护可明显增加DA的含量,其中100mg/kg给药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P<0.05)。
   5.MPTP可明显减少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TH-IR)神经元数目,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预保护可明显增加TH-IR神经元数目(P<0.05)。
   6.MPTP可明显降低小鼠纹状体组织中Bcl-2、Akt及ERK的蛋白表达(P<0.05),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预保护可明显逆转上述改变(P<0.05)。
   7.MPTP可明显增加小鼠纹状体组织中Bax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预保护可逆转上述改变(P<0.01)。
   8.淫羊藿苷预保护可明显对抗MPTP对小鼠纹状体DA含量的降低作用(P<0.01),此作用可以被LY294002或PD98059所阻断(P<0.05)。
   9.淫羊藿苷预保护可明显对抗MPTP对小鼠黑质TH-IR神经元数目的降低作用(P<0.05),此保护作用可被LY294002或PD98059所阻断(P<0.001)。
   上述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DA神经元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淫羊藿苷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及MEK/ERK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本研究不仅为传统中药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而且为PD的预防与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