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6h】

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了解青岛市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讨影响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改善面向慢性病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慢性病人对各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为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调整供需平衡、引导慢性病患者合理就医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表”和非结构化访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模块和内容的设计参考以往研究并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需要。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以及分类资料的回归性分析。
  结果:
  1.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11份,其中分别来自老城区261份,新城区250份。就诊患者中高血压的患者构成比最高,占全部患者的43.44%。
  2.调查显示,从获取途径分析,患者获得健康知识主要是通过三大类传媒(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就诊时与医生交流的机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43.05%和33.07%。研究发现,性别、是否独居、调查者的收入和受教育水平都是影响患者选择不同渠道获取健康知识的因素。同时,随着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不主动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患者比例逐渐降低。从患者接受服务的途径分析,社区慢性病患者接触过最多的卫生服务方式是门诊服务,占接受调查患者的75.71%,其次是电话服务和入户服务。
  3.首诊选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占调查总人数的67.71%,首诊选二级以上医院的占8.61%。选择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首诊的患者中,46.2%的病因是一般常见病,28.2%是在慢性病急性期。患者首诊选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距离近、花费少、服务态度好;而选择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首诊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水平高,设备齐全。另外,不确定的患者占到8.81%。影响患者首诊机构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城区、医疗保险类型和对社区的信任程度三方面的差异。
  4.受调查者中有27%的患者年就诊频率为低于3次,38%的患者年就诊频率为4-11次,35%的患者年就诊频率为12次及以上。患者在基层卫生机构的就诊频率主要受到城区、婚姻状况、就业状态、收入、是否有并发症、是否参加了社区门诊大病以及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其中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性评价对其到社区就诊的频次影响最为显著。
  结论与建议:
  目前,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该市慢性病患者所患主要慢性病,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而老年患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健康知识的获取方面,与医生交流已经成为患者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对患者首诊机构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患者对社区慢性病控制效果评价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都显示患者对社区的信任程度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和慢性病必须药品不齐全的问题,影响了社区患者部分需求的实现。因此,针对本市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建议如下:
  1.积极开展慢性病筛查,巩固和加强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
  2.扩充基本药物目录,与社保药物目录接轨。
  3.创新和延伸社区机构服务形式,贴近社区患者,提高信任度。
  4.组建医疗联合体,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5.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各种健康教育形式的针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