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ETs刺激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ANCA产生机制探讨
【6h】

NETs刺激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ANCA产生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 仪器与实验试剂

3 试验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脏的病理变化

2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ETs

3 三组大鼠血清MPO-ANCA水平的比较

4 三组大鼠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水平比较

5 三组大鼠的血清IFN-a水平

6 三组大鼠的肾功能评估结果

7 相关性分析

8 大鼠的肺脏、肾脏病理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感染及NETs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慢性感染刺激诱导机体产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机制。
  方法:
  采用烟熏法联合脂多糖气管内注入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巯基乙酸盐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并提取中性粒细胞,用佛波脂(PMA)体外刺激大鼠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络(NETs),以NETs免疫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比较慢性支气管炎NETs刺激组(CB/NETs)、慢性支气管炎组(CB)和正常组三组大鼠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血清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CitH3)、血清干扰素-a(IFN-a)水平及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并观察大鼠的肾脏病理变。
  结果:
  (1)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建立成功:大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可见支气管壁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纤毛变短、参差不齐;肌层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局部管壁塌陷、扭曲变形。
  (2)NETs的免疫荧光显示NETs是由DNA、MPO和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组成的胞外丝网状结构。
  (3)CB/NETs组的血清MPO-ANCA水平明显高于CB组及正常组,62.4975±19.63764ng/ml vs17.3806±4.88649ng/ml,20.8884±4.39607ng/ml(p均<0.01)。
  (4)CB/NETs组的血清CitH3水平明显高于CB组及正常组,32.5974±20.2915ng/ml vs8.8568±2.36692ng/ml,5.6225±0.83738ng/ml,(P<0.05,P<0.01)。
  (5)CB/NETs组中有两只大鼠的血清IFN-a水平异常升高(3735.7pg/ml、3428.4pg/ml)。
  (6)大鼠血清CitH3水平与血清MPO-ANCA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5)。
  (7)三组大鼠的肾脏相关指标差异暂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8)实验组大鼠的肾脏、肺脏尚未出现AAV受累典型病理变化。
  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ANCA水平的升高,从形成高水平的ANCA到最终形成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尚需要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