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氨甲环酸两种用药途径在减少单侧TKA术后出血的应用研究
【6h】

氨甲环酸两种用药途径在减少单侧TKA术后出血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方法:

1.2手术方法及围术期管理

1.3实施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3组患者研究指标比较

2.3 3组患者失血量结果分析

2.4 不良事件及并发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氨甲环酸在减少单侧TKA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已成为治疗各种膝关节终末期病变最有效的手术方式,膝关节围手术期失血一直是困扰关节外科医生常见问题,氨甲环酸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选用何种用药途径仍存在争议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静脉给药及关节腔注射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降低TKA术中、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按性别以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A组(n=20):不应用氨甲环酸;B组(n=20):应用手术切皮前缓慢静滴15 mg/kg氨甲环酸,术后3 h再给予10 mg/kg氨甲环酸;C组(n=20):封闭关节腔后经引流管注入稀释在50 ml生理盐水1g氨甲环酸,3组均在术后夹闭引流管2h。记录各组置换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率、输血量,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
  结果:
  术后3-5天失血量达峰值,显性失血量约占总失血量三分之一。B组及 C组患者同A组相比,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 C组在显性失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隐性失血量方面 B组显著小于 C组(P<0.05);B组及 C组患者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2周,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超复查,均未发现DVT形成。
  结论:
  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期失血量、输血率及人均输血量,且不增加DVT形成、PE的风险,且静脉给药效果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