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意义分析
【6h】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意义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病历收集

2菌株鉴定

3药敏试验

4多重耐药菌判定方法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多重耐药菌菌株构成

2.2患者年龄与多重耐药菌分布的关系

2.3入住ICU时间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系

2.4 综合ICU感染菌株标本来源分布

2.5多重耐药菌耐药情况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及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侵入性操作的大量应用,给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各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细菌得到选择,逐渐产生耐药性并广泛传播,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重症医学科内的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低下、多数病人集中管理,导致多重耐药菌更容易产生和播散。因此对重症医学科的多重耐药菌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细菌不断变化的耐药性;明确细菌耐药的产生规律、高危因素、传播途径、药物敏感情况,对有效防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某三级乙等医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以下问题:①2012年1月份至2016年6月份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治疗。②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等因素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③ICU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情况,探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选择敏感抗生素,降低我院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控制多重耐药菌的蔓延、合理治疗等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入住综合ICU患者中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收集整理相应资料,主要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导管留置情况、病原菌信息、药物敏感等数据。
  结果:①多重耐药菌菌株构成:综合ICU自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共检出阳性结果3053例,其中多重耐药菌1147株,耐药菌占37.57%;耐药菌株中革兰阴性(G-)菌为1127株,占98.26%;革兰阳性(G+)菌20株,占1.74%,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②年龄与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关系:年龄越大,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越高,60-74岁年龄组的患者感染率最高,为36.97%。③入住ICU时间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医院感染率最低的是≤10天组的患者,为5.96%;医院感染率最高的是≥30天组的患者,为71.59%。④综合ICU感染菌株标本来源分布:综合ICU病人各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47株菌株,主要来源于痰培养1036株,占90.32%。其中尿液62例,分泌物培养20例,血培养18例,腹水培养9例,脑脊液培养7例,胸水4例。从中可以看出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结论:①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下呼吸道。②年龄与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的长短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