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乳口腔滴注对机械通气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6h】

初乳口腔滴注对机械通气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探讨在机械通气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初乳口腔滴注的效果,为使用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提供相关的管理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从山东某市妇幼保健院选取应用机械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在生后24小时开始初乳口腔滴注,开始肠内喂养后给予母乳喂养,并继续滴注至生后7天。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滴注,开奶后用母乳进行肠内营养。评价指标包括口腔滴注的安全性,两组早产儿生后48小时和96小时口咽部和气管导管内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并对两组早产儿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早产儿喂养进程的比较,包括两组早产儿开奶时间、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及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胃潴留的次数、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腹泻的发病率、母乳强化剂添加情况,并观察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宫外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包括每月头围及体重的增长值、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到出生体重的天数及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同时对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疾病及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出生后96小时口咽部及气管导管内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儿胃潴留的次数、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及达到全胃肠内营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在母乳强化剂添加前后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胆红素浓度7天峰值低于对照组;宫外发育指标里头围的增长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在48小时口咽部及气管内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院期间败血症的发生例数及抗生素的使用天数上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在体重的增长、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住院天数及低血糖、贫血、低钙等疾病及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初乳进行口腔滴注,能够有效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症状,降低96小时口咽部及气管导管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且加快了早产儿的喂养进程,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