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LR3调控区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重症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6h】

TLR3调控区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重症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1] Li Y P, Li M, Jia X L, et al. Association of

[18] Laurence Duplomb , Sandrine Duvet , DamienPic

展开▼

摘要

目的: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是嗜神经性的单股正链小RNA病毒,EV71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尤其是EV71相关脑炎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肠道病毒71型于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洲首次被分离出来,自此许多重症感染病例被陆续报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病人均为重症感染,研究发现宿主的基因与疾病的转归有关。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作为病毒RNA的受体,对EV71的感染起关键作用。当病原体感染宿主时,会产生一些病原体相关模式识别分子,这些模式识别分子被机体的模式识别受体结合,其中TLR3就是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从而激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例如Ⅰ型干扰素/白介素10(Ⅰ型IFN/IL-10)信号转导通路。在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Ⅰ型干扰素和IL-10是保护宿主免受炎症损伤的关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LR3调控区(rs5743303)基因多态性与EV71感染的易感性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同时检测TLR3下游Ⅰ型IFN/IL-10细胞因子水平与该基因多态性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从基因水平上了解宿主免疫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免疫预防提供分子基础。 方法: 本研究收集2009年5月至2014年10月手足口病流行期间221例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EV71感染患儿,并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153例为轻症病人,68例为重症病人,并收集同期健康儿童175例为对照组。通过RT-PCR检测患儿咽拭子、粪便及脑脊液中的EV71核酸为阳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TLR3调控区(rs5743303)位点基因多态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或脑脊液中的干扰素α/β和IL-10浓度。收集并统计EV71感染患儿发热热程、血白细胞、CRP、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心肌酶等临床资料。所有统计学资料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EV71感染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EV71患者中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04与p=0.009)。重症EV71感染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与轻症感染组患儿相比明显增高(p=0.015,P=0.025)。 2.EV71感染组血清IFN-α水平(40.76±3.78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20±0.12pg/mL,P=0.000)。AT+TT基因型的EV71感染患者血清IFN-α水平(45.64±3.18pg/mL)显著高于AA基因型(9.34±1.24pg/ml,P=0.026)。EV71感染者血清中IFN-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 3.EV71感染组血清IL-10水平(28.82±1.3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35±0.14pg/mL,P=0.000)。在EV71感染患者中,AT+TT基因型患者(39.31±3.58pg/mL)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患者(14.14±6.64pg/ml)(P=0.002)。 4.在重症感染组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AA+AT)的血糖水平(6.2mmol/l)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的血糖水平(5.1mmol/l)(P<0.05)。在发热时程、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其他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没有发现差异。 结论: 1.TLR3调控区rs574330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重症EV71感染密切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重症EV71感染的危险因素。 2.TLR3调控区rs574330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下游细胞因子IFNα/β和IL-10的表达水平。 目的:科恩综合征(Cohen syndrome,C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由8号染色体q22位点COH1(VPS13B)基因突变导致的。该病报道罕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小头畸形、肥胖、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进行性视网膜营养不良,间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其他很多非特异的容貌特征。该病虽发病率极低,但目前世界上仍有诸多报道,因为该病临床特点明显,以智力低下为突出表现,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及时对症处理并发症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及安定和谐。本文报道了3例通过基因及临床表现诊断为Cohen综合征的患者,报道了他们的VPS13B基因突变位点,并对该罕见病的分子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引起社会对该罕见病的重视,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收集患者及父母的外周血送检北京康旭医学检验中心检测患者的智力相关基因,其中包括VPS13B基因,二代测序对患儿行基因组测序,一代测序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相关突变位点基因验证,然后进行突变基因相关蛋白预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位患者基因组中VPS13B基因均发现突变,分别为c.3203C>T,c.8016+7G>C;c.2199C>A,c.553T>C;c.6940+1G>T,c.9852-9855del,且蛋白预测具有致病性,结合临床表现及父母对应的基因突变位点,3位患者的VPS13B基因突变为致病性基因突变。 结论: 1.Cohen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注意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较精确的基因检测。 2.Cohen综合征的VPS13B基因突变形式多样,该3例病人的基因突变位点的报道丰富了其突变基因库。 3.早期诊断Cohen综合征,及早干预,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