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研究——以某医院为例
【6h】

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研究——以某医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学术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

1.2.2医院文化的相关研究

1.2.3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相关研究

1.2.4国内外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的相关研究

1.3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论文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4.1技术路线

1.4.2研究方法

1.4.3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问题现状

2.1.1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现状

2.1.2理念识别系统问题现状

2.1.3行为识别系统问题现状

2.1.4视觉识别系统问题现状

2.2单县中心医院形象识别系统问题分析

2.2.1单县中心医院现状

2.2.2理念识别系统问题分析

2.2.3行为识别系统问题分析

2.2.4视觉识别系统问题分析

2.3 单县中心医院形象识别系统问题原因分析

2.3.1外部原因

2.3.2内部原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构建方案的设计

3.1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原则

3.1.1系统性原则

3.1.2个性化原则

3.1.3创新性原则

3.1.4可操作性原则

3.2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

3.2.3医务人员形象

3.2.4环境形象

3.3单县中心医院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3.3.1总体设计方案

3.3.2理念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3.3.3行为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3.3.4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象识别系统实施效果验证分析

4.1问题设计原则

4.1.1员工对理念识别系统的知晓率问题设计原则

4.1.2理念识别系统问题设计原则

4.1.3行为识别系统问题设计原则

4.1.4视觉识别系统问题设计原则

4.1.5 针对单县中心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的问题设计总体情况

4.2 文化理念知晓率调查结果

4.3形象识别系统问卷调查结果

4.3.1针对职工的调查

4.3.2针对患者的调查

4.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1理念识别系统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4.2行为识别系统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4.3视觉识别系统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4.4患者满意度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附录2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县市级公立医院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向公众展示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保持自身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的相关研究理论为依据,通过明晰概念与分析县市级公立医院在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设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框架,构建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模型,为推进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系统建设提供方法参考和有效路径。 方法: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收集并整理医院形象建设方面的相关资料,明确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法,梳理县市级公立医院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引入医院形象识别系统(HIS),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方面对样本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存在的难点、要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样本医院形象识别系统各方面内容及所包含要素进行模型构建,并应用基于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医院新的形象识别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1)针对县市级公立医院在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中的内容不完善、流程不健全、制度不统一等问题,构建样本医院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含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及视觉识别三大系统。理念识别系统着眼于发挥其引领与中枢作用,指导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重大决策等工作的出台和制订;行为识别系统主要从更新管理理念、调整完善制度、提高执行力和提升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四个方面进行构建;视觉识别系统主要从如何提升医务人员形象和对外宣传力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予以保障。 (2)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职工、患者对2015年(方案设计阶段)、2017(部分工作完成阶段)的满意度,职工和患者层面对医院形象识别系统总体满意度比较P值小于0.05,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及提出形象识别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结论:本研究分析了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识别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建设模型,并设计了以样本医院为基础的形象系别系统,付诸实施并进行了有效验证,为推进县市级公立医院形象系统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