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术先行模式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骨稳定性研究
【6h】

手术先行模式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骨稳定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手术先行模式与传统正畸先行模式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骨稳定性作比较,探究手术先行模式在骨性Ⅲ类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下颌骨的稳定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行手术先行模式(Surgery-First Approach,SFA)的骨性Ⅲ类患者15例,另选取行传统正畸先行模式(Ortho-First Approach,OFA)的骨性Ⅲ类患者15例为对照。测量每位患者术前(T0)、术后两周(T1)及治疗结束时(T2)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T0到T1期间B点、Pog点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ΔTa=|T1-T0|,以此作为术中下颌骨后退的量;分别测量T1到T2期间去除下颌骨旋转量后B点、Pog点在水平向及垂直向移动的距离以及SNB角的变化量:ΔTb=|T2-T1’|,以此作为下颌骨的复发量。检验两组之间术中下颌骨后退的量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SFA组水平复发量与下颌骨术中后退的量是否具有相关性,对两组之间下颌骨的复发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SFA组B点术中后退7.11±1.02mm,Pog点术中后退7.50±0.60mm;OFA组B点术中后退7.34±0.68mm,Pog点术中后退7.19±0.68mm;两组的B点、Pog点术中的后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SFA组B点、Pog点术中后退的量与术后水平复发量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T1到T2期间,SFA组B点前移1.43±0.48mm,上移2.25±0.95mm;Pog点前移2.07±0.70mm,下移2.18±0.79mm;SNB角增大0.97±0.62°。OFA组B点前移1.41±0.62mm,下移1.51±0.73mm;Pog点前移1.92±0.60mm,下移1.60±0.75mm;SNB角增大0.96±0.59°。结果显示两组间B点、Pog点的复发量在水平向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垂直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角的复发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手术先行模式治疗骨性Ⅲ类患者术中下颌骨后退的量与术后下颌骨水平方向的复发量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在水平向上手术先行模式能得到与传统正畸先行相似的下颌骨稳定性,但在垂直向上的稳定性较传统正畸先行模式要低,提示手术设计要对手术先行模式给予垂直向上的预留量。

著录项

  • 作者

    安乐乐;

  •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大学;
  • 学科 口腔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新强;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9;
  • 关键词

    手术; 行模式; 治疗; 骨性; 患者; 下颌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