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挂线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6h】

挂线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采取挂线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患儿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挂线术在小儿肛周脓肿中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以此来为小儿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针对收治的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B组患儿接受肛周脓肿挂线手术治疗,针对两组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再发率、术中及术后指标以及疼痛程度等。 结果:B组内共有29例患儿经治疗后均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A组共有30例患儿经治疗后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再发率分别为10.34%、3.45%和6.90%,A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再发率分别为16.13%、6.45%和9.68%,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P<0.05);B组内Ⅰ级患儿例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Ⅲ级患儿例数明显低于A组(P<0.05),但两组中疼痛程度为Ⅱ级的患儿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肛周脓肿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小儿肛门科疾病,肛周脓肿挂线术和切开引流术均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且两种治疗方式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临床中应当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根据查体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方可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