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3S的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6h】

基于3S的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章 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理论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3 土地资源学理论

3.4 灾害经济学理论

3.5 制度经济学理论

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4.1 自然概况

4.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五章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分析

5.1 时间尺度上的演变分析

5.2 空间尺度上的演变分析

5.3 时空尺度上的演变分析

第六章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

6.1 定性分析

6.2 定量分析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

7.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7.3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7.4 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和监督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陕北长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土地沙漠化问题也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当然,对这一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研究也不少,本文是在对沙漠化的现状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沙漠化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本文以陕北长城沿线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3S技术及相关方法,利用1990-2009年遥感影像数据对该地区的沙漠化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为陕北长城沿线地区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⑴将风沙地貌的发育程度和植被覆盖度作为沙漠化遥感监测的主要指标能有效区分沙漠化的类型和等级。这种等级分类既能反映沙漠化过程中微地貌和植被的变化,义可在遥感影像上准确判别。⑵1990-2009年,研究区土地沙漠化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但2000-2009年较1990-2000年减幅较大。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沙漠化面积变化来看,以林草地沙漠化面积减幅最大;从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变化来看,以中轻度沙漠化面积减幅最大;从不同县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变化来看,6个县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减小趋势,以榆阳和神木减幅较大,府谷减幅最小。榆阳区年均土地沙漠化变率最低,府谷县最高。从研究区2009年土地沙漠化现状来看,沙漠化面积以榆阳最大,横山最小;沙漠化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⑶沙漠化过程乃是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发现,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对沙漠化变化造成的影响要远远高于自然因素,主成分分析结果符合预期设想。⑷针对以上研究,提出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沙漠化治理对策: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和监督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