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旱作水稻膜下微灌方式与水肥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6h】

旱作水稻膜下微灌方式与水肥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旱作水稻膜下微灌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研究现状

1.2.2 膜上微喷技术研究

1.2.3 膜下滴灌条件下的水稻水肥耦合研究

1.2.4 光合作用对水稻的影响研究

1.3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5 创新性

第二章 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灌水定额、周期与施氮量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2.2 设计方案

2.2.3 田间布置

2.2.4 试验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灌水量分析

2.3.2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灌前土壤含水率变化分析

2.3.3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株高变化分析

2.3.4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叶绿素含量分析

2.3.5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光合作用分析

2.3.6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作物产量分析

2.3.7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2.3.8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水稻需水量分析

2.3.9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旱作水稻微喷方式和微喷定额与周期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3.2.2 设计方案

3.2.3 田间布置

3.2.4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灌水量分析

3.3.2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土壤含水率变化分析

3.3.3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株高变化分析

3.3.4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叶绿素含量分析

3.3.5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光合作用分析

3.3.6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作物产量分析

3.3.7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3.3.8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需水量分析

3.3.9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灌水定额对膜下滴灌水稻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4.2.2 设计方案

4.2.3 田间布置

4.2.4 试验点观测项目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灌水量分析

4.3.2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株高结果分析

4.3.3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土壤温度对比分析

4.3.4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灌前土壤含水率对比分析

4.3.5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需水量分析

4.3.6 不同处理的旱作水稻水分生产效率

4.4 结论

第五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展开▼

摘要

本文针对宁夏引黄灌区亟待解决的旱作水稻膜下微灌节水问题,采用正交试验、对比试验方法对宁夏引黄灌区旱作水稻膜下滴灌水肥最优组合,微喷方式、微喷定额与周期最优组合,不同灌水定额对膜下滴灌水稻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旱作水稻膜下滴灌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与施氮量正交试验得出:因素主次性排序为施氮量(主)>灌水周期>灌水定额(次)。因素最优组合为A2B2C3,即灌水定额为9m3/667m2、灌水周期为2天、施氮量为高水平20.7kg/667m2,和参考处理处理5吻合,产量为390.3 kg/667m2,总实际需水量为496.56m3/667m2,总参照作物腾发量为723.86m3/667m2,旬平均实际需水量为45.14m3/667m2,旬平均参考作物腾发量为65.81m3/667m2,平均作物系数为0.67,水分生产效率为0.846 kg/m3,比常规淹灌提高了92.2%。
   2、通过旱作水稻微喷方式、微喷定额与灌水周期正交试验得出:其因素主次排序为,微喷定额(主)>灌水周期>微喷方式(次)。因素最优组合为A1B2C2,即微喷方式为微喷带微喷、灌水定额为9m3/667m2、灌水周期为2天,和参考处理处理2吻合,产量为372.97 kg/667m2,总需水量最高为496.9m3/667m2,总参照作物腾发量为723.86m3/667m2,旬平均需水量为45.17m3/667m2,旬平均参考作物腾发量为65.81m3/667m2,平均作物系数为0.67,所达到的水分生产效率为0.843kg/m3,比常规淹灌提高了91.6%。
   3、通过不同灌水定额对膜下滴灌旱作水稻的影响试验得出:处理3的灌水定额为12m3/667m2,旬平均实际需水量为43.08m3/667m2,旬平均参考作物腾发量为60.22m3/667m2,平均作物系数为0.72,作物系数呈现出凸抛物线趋势。水分生产效率为0.819 kg/m3,比常规灌提高了86.1%。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旱作水稻微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宁夏的节水农业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韩姝娴;

  •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

  • 授予单位 宁夏大学;
  • 学科 农业水土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军仓;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71;
  • 关键词

    旱作水稻; 膜下滴灌; 水肥耦合; 正交试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