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工“融城”对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协调的影响——以克什克腾旗四个村落为例
【6h】

农民工“融城”对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协调的影响——以克什克腾旗四个村落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相关概念

1.2.1农民工

1.2.2农民工“融城”

1.2.3人地关系、人地系统

1.2.4协调度的内涵

1.2.5农牧交错带概念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农民进城的相关研究

1.3.2国内对农民工“融城”相关研究

1.3.3国内外人地关系研究

1.3.4农牧交错带研究状况

1.4研究目标、思路、方法

1.4.1研究目标

1.4.2研究思路

1.4.3研究方法

第2章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农民工“融城”现状分析

2.1研究区克什克腾旗概况

2.1.1克什克腾旗基本情况

2.1.2研究村落基本情况

2.2农民工“融城”现状分析

2.2.1农民工进城务工机理

2.2.2农民工进城务工动因分析

2.2.3农民工的城市定居和返乡意愿

2.2.4农民工“融城”的生活状况

2.2.5农民工“融城”的工作状况

2.2.6农民工“融城”的困境

2.2.7农民工“融城”对输出地的作用

第3章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

3.1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目的

3.2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3.2.3指标体系的构建

3.3评价方法

3.4评价方法的步骤

第4章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

4.1指标体系

4.2蒙古营子村落协调度分析

4.2.1蒙古营子村落协调度评价

4.2.2蒙古营子村落协调度评价结果

4.3 牛角地村落协调度分析

4.3.1 牛角地村落协调度评价

4.3.2 牛角地村落协调度评价结果

4.4 杨树园子村落人地关系协调度分析

4.4.1 杨树园子村落的数据分析

4.4.2 杨树园子村落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结果

4.5 高地村落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

4.5.1 高地村落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

4.5.2 高地村落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结果

4.6 小结

第5章 建议和对策

5.1 加速农民工“融城”

5.1.1 从思想观念上,激发农民工“融城”的内在动力

5.1.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对“融城”农民工的认同

5.1.3 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5.1.4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5.1.5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全方位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就业载体

5.1.6 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

5.1.7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5.1.8 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开辟途径

5.2 优化制度体系

5.2.1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5.2.2 建立农地退出机制,促进农民工“融城”

5.2.3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用工制度

5.2.4 建立建全社会保障制度

5.3 努力解决人口问题

5.3.1 控制人口数量

5.3.2 提高人口素质

5.3.3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5.4 加强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的城市市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出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群体——即农民工,他们是介于农村居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群体,它与农村居民相比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是一个趋向市民并占有一定城市资源的群体,它与城市市民相比又是一个仅占有十分有限的城市资源而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群体,是非正式城市群体。 农民工“融城”带来了各种冲击,他们对输出地——农村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深刻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融城”民工的不断增加而愈加扩大,因此研究农民工“融城”对农村尤其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生态脆弱带——农牧交错带的人地关系协调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在对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克什克腾旗四个村落的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对外出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并分析借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农牧交错带研究和人地关系协调评价研究成果,对这一地区的农民工“融城”情况及农民工“融城”对当地人地关系协调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经过实地考察、访谈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分析出农民工外出动因、务工机理及务工方式、生活工作现状和“融城”困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协调发展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十七大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作为指导思想,把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微小尺度、微观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地带的人地关系进行协调评价,初步构建了村域人地关系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评价模型对村落的人地关系进行了评价,力图在我国东部农牧交错带农民工“融城”对输出地——农村的影响方面取得一些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农民工“融城”、人地关系、农牧交错带研究进行了综述。其次,本文根据研究目的结合研究区实际,对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的农民工“融城”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下,建立了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协调度计算函数得出协调度,评价分析四个村落的人地关系的协调情况,分析出农民工“融城”对输出地人地关系协调有很大影响,在“融城”农民工多的年份的后一年,当地人地关系都出现了协调度的高峰,但当“融城”民工的数量增加到一定数最时,社会系统的发展指数会由上升转为下降。通过“融城”民工多的三个村落与“融城”农民工少的高地村落的人地关系协调程度的比较发现,农民工“融城”对当地还足有很大积极影响的。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农民工“融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协调这一地带人地关系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