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太湖湖滨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6h】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太湖湖滨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1.1 生态环境脆弱性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1.1.2 国外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1.1.3 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1.2湖滨带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湖滨带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2.2湖滨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1.3 RS与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的研究进展

2研究工作概述

2.1研究区背景

2.1.1自然地理背景

2.1.2社会经济背景

2.1.3环境保护背景

2.2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研究意义

2.3研究工作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2.3.1研究工作的创新性

2.3.2本论文的可行性

2.4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4.1研究内容

2.4.2主要研究方法

2.4.3研究技术路线

3研究区概况

3.1研究区的范围

3.2研究区基本特征

3.2.1研究区土地利用形状与动态变化

3.2.2太湖水质状况

3.2.3太湖湖滨带生态特征

4太湖湖滨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4.1 评价总体技术思路

4.2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

4.2.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评价指标体系

4.2.3评价指标说明与测算方法

4.3数据标准化处理

4.4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4.5评价模型与计算

4.5.1模型的数学表达

4.5.2模型的评价计算结果

5太湖湖滨带分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5.1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

5.1.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1.2计算各指标的归一化值

5.1.3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5.2太湖湖滨带分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5.2.1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说明与测算方法

5.2.2指标的归一化

5.2.3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5.2.4计算太湖湖滨带分区生态环境熵权综合脆弱性指数

6太湖湖滨带生态脆弱性分析与对策

6.1 研究区生态脆弱度评价分析

6.2太湖湖滨带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湖滨带及其缓冲区属于水陆生态交错带,历来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太湖湖滨带及缓冲区如今遭到了严重破坏,其环境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经济和美学价值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目前已经研究出一些技术体系包括湖滨带生境改善、水生植被的恢复、系统功能的恢复等用来消除生态脆弱、防治湖泊退化。本论文研究基于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选择太湖湖滨带作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研究。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有:1)基于RS、GIS技术,利用1978年、1991年、1996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六个时期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以及水质等方面的生态数据,选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将层次分析法(AHP)与生态环境脆弱度定量分析法相结合,对湖滨带30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2)基于土地利用分区,构建包括社会经济、物理化学、生态学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综合脆弱性评价方法,对2008年湖滨带分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得出:1978年到1991年期间太湖湖滨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较轻,1996年以后脆弱性逐年上升,2008年太湖湖滨带生态环境处于强脆弱状态,其中北部梅梁湾区脆弱性最强,脆弱性总体呈现由东南部湖区向西北部湖区递增的趋势,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实际情况。
   本论文研究对制定因类型和区域而异的太湖湖滨带及其缓冲区生态调控与运行管理方案有指导性意义,并为其他湖泊湖滨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