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7~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研究
【6h】

2007~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作文教学的现实困境来自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写以及高考的压力。本文站在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视角上,以2007-2009三年的浙江高考作文试题为研究对象,依据作文本身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20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所任教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关注新旧课程交替之下的浙江卷作文命题,并从中探寻其所呈现的题型变化、命题特点等诸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新旧人教版、苏教版语文教材,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和《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对新旧课程作文在教材编排、考试和教学的方向与要求上进行对比,着重解读浙江高考卷作文命题人文性、思辨性、诗意性的特质,引起广大一线教师与学生对规避套话作文紧迫性的重视。进而,从作文教学的实践出发,就素材积累、思维培养、文体意识、技法训练、语言要求和批改讲评诸方面来研究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和应考对策。在训练方法和应考对策中,本文强调写作的源头活水是生活与阅读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尤其强调、提倡抒写凡人琐事、真情实感,这是写作的真谛所在,也是高中写作教学和写作实践的命脉所在,规避套话作文,唯此奏效。在众多收集、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中,本文特别倡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教材,遴选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为己所用,同时主张教师对教材中的写作专题与写作训练进行整合与重组,使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使教材更好地为作文教学服务,这是笔者在实践中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训练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提出,将思维训练与文体训练有机结合,不必面面俱到,针对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本文对学生的作文语言给出了一般要求和高级标准,以符合和达到高考作文评卷中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对写作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反馈的方式主要是日常的批改和讲评,本文提出要注重有的放矢的写前指导、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尤其是面批;重视教师下水作文和学生佳作的示范意义。本文试图在解读应试法则的同时寻求一条重视与尊重学生个性,亦即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作文教学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