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杜兆植的交响诗《成陵祭》的音乐分析
【6h】

杜兆植的交响诗《成陵祭》的音乐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 交响诗《成陵祭》作者的艺术人生与创作生涯

二 交响诗《成陵祭》的产生背景

三 交响诗《成陵祭》的音乐内涵分析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蒙古族风格交响音乐从无到有,以它独特的人文特征和音乐气质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国内外乐坛和业内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音乐在对外宣传、展示、塑造内蒙古的形象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英雄,从1227年成吉思汗驾崩开始蒙古族人民对他的拜祭就没有间断。现在“祭成陵”已成为每一个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一件圣事。“祭成陵”作为一种蒙古族民间的文化现象和行为其意义早已超越时空,成为蒙古族人民传承其民族精神、确认其民族身份、形成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蒙古族人民用艺术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蒙古族民歌和诗歌中是常见的。
   杜兆植先生195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多年来,先生在创作中坚持探索用欧洲古典传统音乐作曲技法来展现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更好的释放蒙古族音乐中所蕴含着的浓郁色彩和情感。他的很多作品不仅保持着欧洲古典传统音乐严谨的曲式结构,同时保持着蒙古族音乐鲜明的风格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要保持民族音乐风格又要体现欧洲古典传统音乐作曲技巧的音乐创作手法在作曲技法不断翻新的二十世纪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先生的作品充分体现出先生对各种作曲技法娴熟的掌握,游刃有余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交响诗《成陵祭》这部作品以蒙古族音乐风格为主体,作品由庄严肃穆的成吉思汗祭祀典礼音乐声中展开,用音乐语言的方式追思、回顾了古代勇士们的列队、出征、激战、凯旋等场景,多层次、多段落的展现了先生对英雄事业的向往与赞颂。笔者从人文社会学科与作曲技术结构两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层面,对作品的创作技法和艺术思想进行分析、探究。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杜兆植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创作;第二部分是交响诗《成陵祭》的产生背景;第三部分是对交响诗《成陵祭》的音乐内涵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