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探究
【6h】

内蒙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探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已成为地球人类或其他类人类(外星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矿产资源”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食粮,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积极参与国际矿业合作,建立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实现资源互补,对于我们减少对外依存度,提高国际资源合作的话语权,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及30%以上的农业用水均来源于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虽有矿种齐全、分布广泛、优势明显、总量丰富的优势,但大宗紧缺、人均不足,而且呈现出贫矿多、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富矿少、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少,综合利用率低这样一种“三多两少一低”的窘困格局。近年来,我国主要短缺矿产品对外依存度逐年增高,许多矿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或接近50%,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我国45种主要矿种到2020年,可以保障需求的仅有9种,其中,铀、铁、锰、铬、铜、铅锌、铝土矿、镍、铂、金、钾盐、金刚石等13种紧缺矿种的供需形势尤为严峻。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矿产资源开发型省区,由于地处边陲,地广人稀,一直以农牧业发展为主,加之经济基础薄弱,政治、经济、科技都比较落后,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一直处于全国滞后发展地区。虽有自己的矿产资源优势,但主要矿种分布相对集中,重要矿产品虽多,但多为综合矿、难选矿,金属矿产多共生、伴生矿,选冶技术低,综合利用水平相对不高,而且浅部能找的地方基本都找了,深部找矿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过去讲的“地大物博”仅仅是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而言,在目前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要想赶上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步伐,必须走高速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必须加大矿产资源这一工业命脉的战略研究。
   所以,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利用全球矿产资源是一种必然选择,加强国际合作是必由之路,我们要把立足国内开发与加强国际合作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境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15世纪的殖民主义时期,经过国家主权控制时期,发展到今天全球化下的资源民族主义时期,已经到了境外矿产资源利用的鼎盛时期,对外投资呈现出诸多有利的特点,市场主体日益成熟和多元化,合作方式日趋灵活多样,成效也日益显著。当然,不同的国别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也存在缺乏信息、规避风险、资金支持和恶性竞争等不利现象,因此政府引导支持作用亟待增强,要深研细判国际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
   通过对国内外及内蒙古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对比分析,结合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针对内蒙古地勘经济发展和内蒙地勘单位(企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的研究,内蒙古政府层面和地勘单位(企业)两大客体“走出去”应着重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战略思考:一方面内蒙古地勘队伍要练好内功,按照地勘资源经济化、地勘经济产业化、地勘产业资本化、地勘资本股份化、地勘股份流动化“五化”运作思路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内蒙古地矿模式,进一步提升其运行质量和效益;在经营理念、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专业技术、经营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内蒙古地勘经济改革与发展再上新水平。第二方面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办法,认真总结经验并不断探究科学合理的对策,以“走出去”盘活内蒙古地勘事业,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的独特功能。第三方面要积极促进并充分享受国家和内蒙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及支持。第四方面要深入谋划“走出去”的布局、方式,认真分析目标区投资环境,加强风险防范,积极寻求并运筹资金支持。第五方面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