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以树林召镇为例
【6h】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以树林召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基本理论

1.3 述评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和重点、难点

1.4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基本框架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研究进展

1.5.2 国内研究进展

1.5.3 内蒙古研究进展

1.5.4 述评与展望

2 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相关理论探讨

2.1 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探讨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2 新型城镇化本质

2.1.3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原理

2.1.4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权重的建立

2.2 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相关理论探讨

2.2.1 城镇建设用地及其特征

2.2.2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因素

2.2.3 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的影响因素

2.2.4 城镇建设用地供需规律

2.2.5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内涵

3 树林召镇建设用地供应现状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地形地貌条件

3.1.3 气候条件

3.1.4 水文条件

3.1.5 工程地质

3.1.6 历史沿革

3.1.7 人口概况

3.1.8 经济概况

3.1.9 工业建设状况

3.1.10 城镇建设状况

3.2 树林召镇建设用地供应现状评价

3.2.1 城镇建设用地现状特征

3.2.2 城镇建设用地现状构成

3.2.3 树林召城镇建设用地变化趋势

3.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树林召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分析

4.1 指标的选取

4.2 影响因素的选取

4.3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 树林召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实现

5.1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目标

5.2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优化模型简介

5.3.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5.3.1 系统动力学简介

5.3.2 系统动力学的局限性

5.4 树林召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4.1 确定系统目标和建模目的

5.4.2 模型结构、系统整体因果关系图

5.4.3 系统模型方程和参数估计

5.4.4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5 模型求解

5.6 结果分析

5.7 树林召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6 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措施、建议和结论

6.1 措施和建议

6.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途径。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要求。在新的发展目标与形势下,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是当下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研究是对土地的粗放式利用到集约化经营观念转变的飞跃,也是处理好土地、生态环境与城镇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研究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是指为了满足城镇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需求而做出的对土地资源在供地结构、数量和时序上的安排。即建设用地的供应结构、供应数量和供应时序要恰当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与环境相协调,要对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结构进行优化,达到节约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城镇建设用地的逐步供应优化以及动态供应调整,统筹兼顾。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通过对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城镇建设用地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界定,立足对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相关研究进展的回顾和展望,指出其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2.以理论梳理和实际应用的多重视角为目标,从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质量、城乡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集合选取21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
  3.从区位、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树林召镇城镇建设用地供应的现状概况,并对用地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城镇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构筑城镇建设用地动力因子体系并建立模型;
  4.通过系统仿真和动态调整探讨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供应规模并进行合理性评价;
  5.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镇化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进行科学咨询和提供决策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