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枸杞对枸杞蚜为害的诱导反应初探
【6h】

枸杞对枸杞蚜为害的诱导反应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 枸杞和枸杞蚜的危害

1.2 植物抗虫性的研究

1.2.1植物抗虫性的类型

1.2.2植物诱导抗虫机制

1.3 诱导性直接防御

1.3.1营养限制

1.3.2毒害作用

1.4 植物的代谢物质与抗虫性

1.4.1叶绿素

1.4.2营养物质

1.4.3次生代谢物

1.4.4相关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供试虫源

2.1.2供试枸杞

2.2 试验药品和主要仪器

2.2.1供试药品

2.2.2供试仪器

2.3.试验处理

2.4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5 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

2.5.1可溶性糖的测定

2.5.2蛋白质的测定

2.6 叶片中次生物质含量的测定

2.6.1单宁酸的测定

2.6.2黄酮的测定

2.7 叶片中相关酶的测定

2.7.1多酚氧化酶的测定

2.7.1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2.8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枸杞蚜为害对枸杞叶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1对叶绿素a的影响

3.1.2对叶绿素b的影响

3.1.3对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3.2 枸杞蚜为害对枸杞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2.1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3.2.2对蛋白质的影响

3.3 枸杞蚜为害对枸杞叶片中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

3.3.1对单宁酸的影响

3.3.2对黄酮的影响

3.4 枸杞蚜为害对枸杞叶片中酶的影响

3.4.1对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3.4.2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 枸杞蚜为害对枸杞叶初生代谢物的影响

4.1.1 叶绿素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

4.1.2营养物质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

4.2 枸杞蚜为害对枸杞叶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4.1.1次生物质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

4.1.2相关酶与抗虫性的关系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枸杞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枸杞栽培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猖獗危害造成枸杞品质下降,大量减产,给枸杞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以盆栽枸杞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在室内研究了构杞对枸杞蚜为害后的诱导反应,测定了枸杞受枸杞蚜为害前后枸杞叶内初生、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得出如下结果: 1.枸杞受害后,其叶片内叶绿素a的含量较对照均略有减少,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叶绿素b的含量在受害1d后较对照显著减少,受害3d和5d后含量又增加,受害7d后又减少,且都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叶绿素总量在受害1d后显著减少(P<0.05),之后又增加,且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2.枸杞在不同受害时间后,其叶片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极显著减少(P<0.01),减少幅度均在受害1d后最大,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由受害前64.86mg/g减少到受害后54.00mg/g,蛋白质的含量由受害前72.98mg/g减少到受害后50.50mg/g。之后随受害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增加,但都少于对照。 3.枸杞在不同受害时间后,其叶片内单宁酸和黄酮的含量较对照均极显著增加(P<0.01),增加幅度均在受害1d后最大,其中单宁酸的含量由受害前0.6481mg/g增加到受害后0.8274mg/g,黄酮的含量由受害前3.52mg/g增加到受害后4.72mg/g;随受害时间的延长,单宁酸和黄酮的含量呈现先减少再增加再减少的规律,但均显著高于对照。 4.枸杞受害后,其叶内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较对照均有升高。随受害时间的延长,PPO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受害3d后其活性极显著高于受害5d后的(P<0.01),受害5d和7d后PPO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受害7d后活性最高;POD活性在受害5d后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受害1d、3d和7d后POD活性,受害3d和7d后POD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