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的筛选及其抗炎免疫机理的研究
【6h】

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的筛选及其抗炎免疫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引言

2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确立

3蒙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的研究

4蒙药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5蒙药复方抗炎作用的研究

6蒙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疗效的研究

7总体讨论

8结论

9创新点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论文说明:插图和附表清单、缩略语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奶牛乳房炎不仅引起奶牛乳产量和乳品质降低、治疗费用和奶牛的淘汰等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使奶牛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诱发其它疾病产生,如产后炎症、产后情期延长甚或不发情、败血症、布病和口蹄疫等间接损失。因此,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抗生素治疗是目前奶牛乳房炎治疗主要方法,但由于长时间针对性不强地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断下降。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抗生素残留问题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此亟待寻求健康、绿色和无残留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方法。蒙医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她具有独特的蒙医药理论,蒙药典包含有多种具有抗炎免疫等生物活性的药物,从而为开发安全、绿色和健康的治疗奶牛乳房炎药物奠定了基础。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有效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并对其抗炎免疫机理进行阐述。
   针对从乳房炎牛乳中分离出的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合体外抑菌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体外抑制两种致病菌的蒙药体外抑菌组方;在体外抑菌组方基础上,结合蒙医药理论和体内抗菌试验,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进行药物加味,筛选出了四副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同时应用传统蒙医药理论配制一副治疗奶牛乳房炎传统蒙药复方。综合考虑蒙药复方体内抗菌保护率试验、复方成本和瘤胃微生物对蒙药复方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对现代正交蒙药复方I(以下简称正交蒙药复方)和传统蒙药复方继续进行抗炎免疫机理及临床疗效研究。
   两种蒙药复方抗炎免疫机理研究结果如下:治疗由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实验性小鼠乳腺炎模型的乳腺病理切片显示,能够有效抵抗致病菌的入侵,减轻小鼠腺泡结构的破坏,能够促进乳腺的恢复。对小鼠淋巴脏器指数的影响研究显示,对正常小鼠无显著影响;但对乳腺炎模型小鼠,能够显著提高淋巴脏器指数(P<0.05)。碳廓清方法研究显示,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乳腺炎模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力(P<0.05)。
   郭氏法研究显示,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红细胞C3bRR(P<0.05),对红细胞ICR无显著影响;极显著提高乳腺炎模型小鼠C3bRR(P<0.05),并极显著降低其ICR(P<0.01)。
   MTT法研究显示,能够极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乳腺炎模型小鼠脾脏中NK细胞活性(P<0.01)。流式细胞术研究:对正常小鼠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19+细胞百分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CD4+7CD8+比值(P<0.05;能够极显著提高乳腺炎模型小鼠CD3+细胞、CD4+细胞、CD19+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P<0.01),对CD8+细胞百分率影响不显著。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显示,能够极显著提高乳腺内IL-2的含量((P<0.01),极显著抑制IL-6和TNF-a的升高(P<0.01),,极显著降低NAGase的浓度(P<0.01)。表明两种蒙药复方能够通过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力、NK细胞活性和红细胞免疫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通过提高B细胞、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提高特异性免疫,并能够通过调节IL-2、IL-6和TNF-a的分泌量提高免疫、降低炎症损伤、从分子水平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从而消除病原微生物,从器官、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对小鼠乳腺炎的免疫生理进行调控。
   两种蒙药复方的抗炎试验研究结果如下:两种蒙药复方能够极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P<0.01),且传统蒙药复方的效果显著高于正交蒙药复方(P<0.05);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局部的肿胀(P<0.05),并且能够极显著抑制甲醛所致大鼠肿胀足中PGE:含量的升高(P<0.01):能够极显著抑制由脱脂棉球导致的肉芽肿(P<0.01);ELISA法研究表明能够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升高(P<0.01):含蒙药复方血清能够极显著抑制LPS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的升高(P<0.01)。表明两种蒙药复方能够通过调控PGE2、细胞间粘附分子-1、E-选择素和NO等炎症介质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炎症局部肿胀和增生,有效地调控炎症反应,将其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从而既完成对致炎因子的消除,同时又降低对炎症局部组织的损伤。
   两种蒙药复方临床研究结果如下:葡萄球菌吞噬法研究中,两种蒙药复方均极显著提高隐性乳房炎患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力(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均极显著提高隐性乳房炎患牛外周血T细胞百分率(P<0.01)。免疫比浊法显示,均极显著提高隐性乳房炎患牛外周血IgG的表达(P<0.01)。乳成分分析法表明均极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牛乳中NAGase酶、LDH酶和体细胞数(P<0.01),极显著提高乳脂、乳蛋白、乳糖和全乳固体含量(P<0.01)。表明两种蒙药复方有效地通过提高隐性乳房炎奶牛中性粒细胞吞噬力、T细胞百分率和IgG含量,提高隐性乳房炎奶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乳中体细胞的数量,提高乳品质。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研究表明两种蒙药复方能有效降低患奶牛全身症状,消除乳房肿胀,改善乳品质,恢复日产量。传统蒙药复方高剂量组的有效率达到84.62%,与环丙沙星对照组相当(85.71%);正交蒙药复方高剂量组达到71.43%。
   体外抑菌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正交蒙药复方体外抑制两种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效果均显著高于传统蒙药复方,但体内抗菌效果却均显著低于后者。从而表明体外抑菌效果不能作为筛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传统蒙药复方的唯一或主要指标。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合体外抑菌试验和瘤胃体外批次培养,对瘤胃微生物对蒙药复方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瘤胃微生物能够显著降低正交蒙药复方II和IⅡ的体外抑菌效果(P<0.05)。表明瘤胃微生物对药物一些活性成分有降解作用。因此对反刍动物口服用药时,需考虑药物与瘤胃微生物间的互作,既降低瘤胃微生物对药物活性成分的降解,又防止瘤胃微生态平衡被干扰和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