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rDNA-ITS序列研究
【6h】

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rDNA-ITS序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 略 语 表

1 综述部分

1.1 盘尾丝虫病概述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寄生虫分类生物学及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一 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3 研究二 骆驼盘尾丝虫形态学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4 研究三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虫种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5 研究四 福斯盘尾丝虫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6 研究五 福斯盘尾丝虫种特异性引物设计及验证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骆驼盘尾丝虫(Onchocerca of camels)是一种寄生于骆驼体内的白色丝状线虫,其成虫寄生在骆驼的皮下组织、肌腱及韧带等部位,最终导致宿主寄生部位形成纤维组织结节,对驼肉的品质、皮革质量以及骆驼的生长和发育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给养驼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原、传播媒介以及生前诊断和预防的研究,在国内外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流行病学调查和虫种鉴定以及系统发生研究是骆驼盘尾丝虫病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内蒙古养驼业生产实际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骆驼盘尾丝虫病进行了研究。
  首先采用寄生虫学剖解技术,调查了内蒙古两个骆驼主产区(阿拉善地区和巴彦淖尔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的流行状况。共剖解骆驼64峰,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的平均感染率为92%,最大感染强度为23个虫结/峰,虫结平均大小为38×20×9(mm3)。
  对所检获的盘尾丝虫结节进行胃蛋白酶消化处理,首次在双峰驼体内检获了完整的盘尾丝虫雌虫和雄虫,并对成虫和微丝蚴的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且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运用PCR方法扩增该盘尾丝虫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对其进行克隆与测序,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虫种确认。结果表明,骆驼盘尾丝虫种类为福斯盘尾丝虫(Onchocerca fasciata)。
  随后,以线虫通用引物NC5和NC2扩增福斯盘尾丝虫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以及5.8S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片段长度分别为412bp、341bp和157bp。以ITS2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盘尾丝虫属其他虫种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所比较的各盘尾丝虫虫种间,同源性在93.2%~97.3%范围内,而且显示O.linealis为最原始的进化种,O.fasciata、O.gibsoni和O.gutturosa则进化较慢。
  根据福斯盘尾丝虫rDNA ITS序列,设计了福斯盘尾丝虫种特异性引物OFIs和OFIas,并对虫体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一条约702bp的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引物具有很好的种特异性,可用于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筛选和确认。
  本研究对福斯盘尾丝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骆驼福斯盘尾丝虫ITS序列,为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