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水权转换评价研究
【6h】

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水权转换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水权转换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权理论

2.2 水资源产权

3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和博弈分析

3.1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3.2 水资源利用的博弈分析

4 内蒙古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4.1 内蒙古水权转换模式确立依据

4.2 内蒙古水权转换模式要素解析

4.3 内蒙古水权转换模式构建

5 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分析

5.1 灌区的基本概况

5.2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供需预测分析

5.3 灌区的节水效果分析

5.4 灌区水权转换能力预测分析

5.5 南岸灌区的综合效益分析

6 促进内蒙古水权转换的策略研究

6.1 内蒙古水权转换中存在的缺陷

6.2 促进内蒙古水权转换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水既是人类生存和维护生态平衡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自黄河委员会对黄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内蒙古每年均超指标用水。由于水资源短缺,使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快速增长的电力和煤化工工业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了解决此发展瓶颈,内蒙古政府对鄂尔多斯地区南岸灌区为试点实施了水权转换工程。
  本文拟从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管理学和资产评估角度,以内蒙古南岸灌区的初始水权为基础,采取水权转换的方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即通过企业(需水方)对沿黄灌区节水改造有偿投入,实现水权有偿转让,以此满足沿黄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用水要求以及解决此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本文就是通过对内蒙古南岸灌区一期水权转换工程进行实例研究,根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无项目对比法评价黄河南岸灌区节水效果,研究水权转换工程所带来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一期水权转换工程实测节水量为1.53亿立方米,大于转换水量的1.3亿立方米和可研节水量的1.41亿立方米;在经济效益方面,节水效益为19584万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