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兽皮、兽骨装饰艺术研究
【6h】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兽皮、兽骨装饰艺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兽皮文化概述

1.3 研究方法

2 “三少”民族的兽皮制品的生产技艺及装饰艺术

2.1 “三少”民族传统兽皮加工工艺

2.2 “三少”民族兽皮制品的造型与制作工艺

3 “三少”民族兽骨制品的装饰艺术

3.1 骨制鞍鞒

3.2 烟袋锅

3.3 骨雕

4 “三少”民族兽皮、兽骨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4.1 功能之美

4.2 材质之美

4.3 造型之美

4.4 工艺之美

4.5 民族文化交融的影响

5 “三少”民族兽皮、兽骨装饰艺术中的审美意识

5.1 崇尚“神力”

5.2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6 “三少”民族兽皮、兽骨装饰艺术的继承及应用

6.1 “三少”民族兽皮、兽骨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6.2 “三少”民族 狩猎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生活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林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简称内蒙古“三少”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三少”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具有鲜明的山林文化、狩猎文化特征,长期的游猎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兽皮、兽骨文化,对于这三个仅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来说,兽皮、兽骨技艺及制品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兽骨是早期兽皮制品天然的辅助材料,在猎民的生活、生产中兼具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三少”民族的兽皮和兽骨文化反映出他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分工形态的发展脉络,也映射出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是研究“三少”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的改变,“三少”民族兽皮和兽骨制品实物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制作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三少”民族的文化出现了趋同现象。出于对“三少”民族各自特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目的,对“三少”民族的兽皮、兽骨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兽皮和兽骨为载体,将文献资料研究法与田野调查研究法相结合,通过比较分析,对内蒙古“三少”民族兽皮、兽骨制品的生产技艺、造型特征及装饰手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比较。阐明了“三少”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受到民族文化交融影响所形成的功能、材质、造型、工艺之美的审美特征。和崇尚“神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